这些著作大部分已经被主徒会会士们翻译为中文。刚恒毅在中国十一年间,其中一个重要的理想是推动中国教会的本地化建设,特别关注圣教艺术的本地化,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
将来的新天新地不是超越此地,而是在这个世界上,天国是从这个世界开始”(张士江神父著《与大自然修和——从基督信仰谈今日国内环保》)。大地和宇宙以及万物也都有其价值和尊严,并为天主所喜悦和呵护。
现在的祟禧塔旁,立着《仙花寺遗址》的纪念石碑,上书:“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在万历十一年(1583年)到肇庆传教,于万历十三年(1585年)建成仙花寺。”
在经历了痛苦考验之后,当前加强司铎和发愿男女会士的再培育愈显重要!身份的改变应该是实现服务和奉献许诺的开始,在磕磕碰碰和跌倒爬起的过程中学习成长,走向成熟,而不应该忘记过去,骄傲自大。
上海的胡士湄教友一次捐出4000多元支持这项活动;石家庄一位圣名叫玛利亚的教友每年都要捐出数千元资助“手拉手”活动;最近北京一教友家庭,更是一次捐出16000元,特意为贫困地区的教友送去1000份“信德
布莱兹在加纳首都阿克拉的郊区出生,2023年被派到加勒比海的岛国,以圣言会士的身份在这个以新教徒为主要居民的岛上工作。他在那里结束使命后,继续在金斯敦教区接受修生培育的进程。
另外,手臂能挽千钧之弩的人,是异乎寻常的扛鼎之士。驱羊数万群,则是个“能牧民为善者”的猛士。天下难道有个姓力名字叫牧的人么?”黄帝令众大臣设法竭力寻找,终于在海隅真的找到“风后”这位贤士,并拜相封侯。
其实早在明朝末年,耶稣会士们就已经在为中国引进数学、天文、地理、气象、农学、机械等等科技知识,甚至介绍先进的军事技术,帮助中国制造‘洋枪洋炮’了!
透过会士们喜气洋洋的圣诞诗歌的咏唱,整个庆祝就像是喜乐的奔放。这是与天主的谦卑接触而产生的喜乐,他的美善促成了真正的庆祝。
为了保证你们在基督内的救恩使命得以持续和发展,你们应该竭力培植司铎、会士的圣召,尤其注意传教士的圣召(《主教在教会内牧灵职务法令》,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