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第三个千年黎明 中国青年司铎面临的挑战及任务
2019-05-21

16世纪的新教运动使北欧大部分民族脱离了罗马,之后的脱利腾大公会议振兴了教会。传教方面16至17世纪是公教会历史上福传的最佳时期之一,比如传教大主保方济各沙勿略在印度曾经一天为数千人付洗。

对宗教问题的几点思考
2014-09-23

这场影响深远的文化运动成功地达到了其摧毁旧文化的目的,但其建立新文化的任务远未完成;旧的价值体系土崩瓦解了,但尚无新的伦理精神大厦取而代之。这一历史重任交给了我们。

我的中国梦
2014-12-11

在台中工作几年之后,我在台北总主教区的牧灵中心,Cursillo运动工作,负责修建中心大楼等等。之后,又在罗马7年,任圣母圣心会的副总会长。在此期间,我也参加了有关中国的国际研讨会。

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区别
2012-04-10

普世天主教会响应了圣母的呼吁,发起了热心念玫瑰经求主运动,经过了七十二年的求主时间,终于一九八九年十二月,苏联果然回头,应验了圣母的预言,但是世界各地仍有许多罪人执迷不悟,我们仍须继续努力、热心念玫瑰经

特稿:信仰在逆境中精炼,心灵在苦难中成长
2013-07-19

我们指的是,不需要硬去改变孩子的本性、个性气质,也不需要用学术运动等竞争结果来衡量孩子的成就,扼杀孩子的灵性成长。

天学与明末清初的思想
2016-11-23

晚明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多元的时期,嵇文甫先生半个多世纪之前就指出:晚明的思想“先之以王门诸子的道学革新运动,继之以东林派的反狂禅运动,而佛学,西学,古学,错综交织于其间,这一幕思想史剧,也可算热闹生动了

天主教神学教育在中国的历史与发展研究报告
2014-11-19

[沙百里,《中国天主教指南》(新加坡:新加坡中华公教联络社,2014),页数24]  另外,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梵二)改变了教会及神学教育的目的及内容,令神学教育于近年变得一方面更普及化、但另一方面却更学术化

塬上的梦
2013-10-23

1965年曾赴罗马参加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

特稿:让我们在宁静中——整合自我,与主会晤,共享幸福
2013-07-07

虽然,要活就要动这句话被大多数的人奉为至理名言,现代科学也一再证明、提醒我们,运动对於身体健康确实大有益处。

隐秘的梦影神踪 之八:梦与兴衰
2023-02-21

希特勒在邪灵的引导下,整个纳粹运动,呈现出了宗教的形式,有游行、还有字饰……德国群众把他当成了救世主。希特勒的随员之一库尔特·柳代凯描述希特勒的演讲时说:“立刻,我的挑剔被一扫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