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恰好相遇,绝不肯错失良机,因此便不顾他人阻止而大声喊叫,希望耶稣能满全他朝思暮盼的渴望心愿。试问我们自己,为求耶稣赏赐某一恩典时,是否也有巴尔提买那样如饥似渴的急迫诚切?这值得我们好好反思?
“如果一个人得不到牧灵经验、相遇时刻、友谊关系,这些无偿的充电,办公室的工作就往往是枯燥和乏味的。因此,我们尤其需要每年参加退省,让自己浸在天主的恩宠中,完全浸入。”
秉持这个视野,「禧年的门首先必须是罗马人民自己朝圣的目的地,其次才是与世界各地朝圣者相遇的机会」。我们越是照顾脆弱就越是美好接着,教宗谈论了信仰之美的意义。
儒生说:“我现在才知晓,天道果然真实不虚。”冥王令差役送儒生回家,官差一推,儒生一跤跌醒。昏眩半日只觉得寒冷异常,忙煮姜汤饮之,几天才恢复正常。
走这条旅途需要沉着以赴,以便获得滋养而益形健壮,从而隐约看到我们的目标:“与我们的主耶稣相遇”(同上)。这样的相遇将引领前赴罗马和禧年圣地的朝圣者善度禧年。
就我的体验,如果在信仰和道德感上划清了界限,生活反面更加真实、自由。这似乎有点矛盾。正如风格的清晰感是写作欢乐的真实源泉一样,教条上的清晰、明确也使生活更欢乐、更自由。
你的牧杖和短棒,是我的安慰舒畅……我的上主,我的天主,虽然你到现在还没有让我见到你,但你已让我在我的生活中无数次的真实的经验到你。我知道,若没有你的启示,谁也不能认识你。
重要的是,他们超越了情感而进入了真实的祈祷,他们透过耶稣基督将自己献给了天主。
在结尾的叙述中,耶稣最终说明了比喻的真实用意。耶稣说:他为这一只,比为那九十九只没有迷路的,更觉欢喜。这种违背生活常理的解释很让人费解,人们不禁要问,难道一只要比九十九只更重要吗?
这真是美妙至极:它为我们展示了天主降生成人的奥迹是多麽深奥;一如天主所愿的,这奥迹不仅包括母亲腹胎中的受孕,也包括一个真实家庭中的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