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爱人,他慷慨大方,施舍无度,多次将自己的衣服给乞丐,甚至将祭台上敬礼天主的用品施舍与穷人。他多次去麻风病院,侍候麻风病人,为他们清理脏污。他体贴弟兄们的软弱,陪同饥饿不堪的弟兄吃违斋的馒头。
礼仪作为我们对天主、天使、圣人们敬礼的表达方式,尤其是弥撒,作为对天主的祭献,我们更能从而表达信仰的庄重与虔诚。
于是爷爷买了许多许多棉衣,送给那些冬日里没有棉衣服穿的穷人,全家人每逢瞻礼四、六、七守大斋,晚上全家人通功做圣母九日敬礼,并向天主许愿,爷爷病好后全家人上圣母堂感谢天主、圣母。
苦路是民间敬礼,有多种方式,可以灵活运用。例如:每天早会时,反省一处苦路;每四日,作一小总结,派工作纸/咭,让学生写上要“悔改的事”,要“承担的责任”,要行的“善事”等,钉在预先准备的十字架上。
我以天主的仁慈请求你们,献上你们的身体当作生活、圣洁和悦乐天主的祭品:这才是你们合理的敬礼。”
圣母玛利亚在安息日那一天——也就是后来敬礼她的日子里——祈祷、盼望著,在痛苦的挑战中信赖上主。在那安息日的黑暗里,在「一周的第一日,天快亮时」,在那将要改变历史的一天,这些毫不知情的妇女在做准备。
让我们祈祷,愿这些限制,以及宗教敬礼和信仰自由在世界上受到的各种限制都能被解除,每一个人都能自由地祈求和赞美天主。
希望疫情过后,没有了顾虑,大家可以正常出入宗教场所,正常参加敬礼活动。
小菊的信中这样写道:圣神的路: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请先接受我深深的一个敬礼,谢谢您无私的奉献,谢谢您默默的关怀,更谢谢您无微不至的牵挂与惦记,总之,一千一万个谢谢也表达不了您的恩情,就让我祝福您一生平安
教友的团体生活也表现在敬礼天主的礼仪之中。耶稣会士利玛窦、汤若望、魏继晋、鲁仲贤、吴渔山都擅长谱曲作乐。1751年,法国耶稣会士钱德明来到北京,与北堂的教友合作谱写了中文弥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