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强调的是,无论什么时代,教会对于自身的认同首先在于对基督福音精神的肯定与认同,而不是祈求一种奴化的适应模式。国家与教会的关系决不能沦为主仆性的服务机制,即教会必须适应国家政权。
退一步说,即便不建交,若天主教会的特性能被承认和接纳,同样有助于教会内部关系的理顺,推进教会为国家的发展、社会进步、道德建设做贡献,进而有可能促进中梵邦交。
所以,曾经的罪过,是我们每位基督徒都应该警惕的;而生活中时时处处会遇到各种邪秽的思想、罪恶的引诱以及我们自身内在的私欲偏情,它们都会像酵母一样,影响我们的心灵和生命,更需要我们防微杜渐。
通过修会的培养与自身的努力,于2012年被祝圣为神父。蓦然回首,已离家修道近二十余载,今天真正地明白,原来天主借着苦难使我了解人世间的无常和天主对我的爱。
按《天主教教理》第871-873条的定义,是指那些藉洗礼加入基督奥体的人,他们组成天主的子民,因此他们各按自身的方式分享基督的司祭、先知和君王的职务,依各自身份奉召执行天主赋予教会在世界上要完成的使命。
他说,担任联会干事时就社会制度从信仰抒发己见,今天则变换角色,靠着这份经验帮助基层了解自身权益及相关社会政策。联会的经验帮助我组织街坊,让他们为自己争取权利。
这家企业的总经理说,从年底那么多跑路企业看出,这些企业除了外在因素,最大原因在于企业家自身浮躁,盲目追求利益,他认为一个企业要具备社会责任感,以人为本。
这项训诲虽然不容易实行,然而却对我们自身有益。世人的常理往往是爱你的近人,恨你的仇人(玛5:43)。这种生活态度让自己充满怀恨。怀恨之心对他人其实没有丝毫损害,却使自己身心受到伤害。
人世间的苦涩福祉原本相辅相成,自私的爱总是考虑自己的利益快乐,无视他人的喜怒哀乐,就像商人在庆幸自己商品利润丰厚之时,却使消费者付出更多代价;自己占了便宜,却将吃亏受害的痛苦留给他人一样,只为自身着想、
还有一种现实的无神论,它只为自身利益,只寻求地上财富而活。若我们接受这种错误的死亡观,我们就别无选择,只能逃避、否定或轻视死亡,因为死亡令我们感到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