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世福”,是以人自己为中心而拥有更多的财富、地位、荣誉等外在的东西。福,是一个人所有幸福生活的表达,也是一个人追求的人生目标,从五福临门,到福乐满堂。
恰恰为此,迫切需要重新将传教理想放在其中心:耶稣基督;其所需要的:为福音宣讲完全奉献自己。在这一点上是不能妥协的:因着天主的恩宠接纳传教的人,便蒙召善度传教生活。
我怎么会被这些普通人的劝导而改变呢!如果信教能治愈人的疾病,还要医院干什么呢?她们看出了我的疑虑,还是很耐心地嘱咐我:耶稣爱一切人,你在危难时别忘了呼求耶稣爱我,他一定会帮助你。
耶稣感叹道:先知除了在自己的本乡、本族和本家外,是没有不受尊敬的(谷6:4;玛13:55)。玛窦和路加两部福音最开头两章是耶稣的童年史。
我们察觉到那天妇女们的情感能反映出我们自己。她们跟我们一样,亲眼目睹一场迅雷不及掩耳的悲惨磨难,看见死亡并且心如槁木。伴随著痛苦而来的是恐惧:她们也会落个跟师傅同样的下场吗?
那时,整个堆子梁就只有一座大教堂,在堆子梁镇寨子村,是前任本堂万斗轩神父,用政府的部分赔款,教友的集资善款,自己一生教书积攒的工资修建起来的。
在第一篇读经中,我们看到伯多禄被囚禁,正等待判决的执行(参:宗十二1-11);在第二篇读经中,保禄同样身陷囹圄,以一种遗嘱的口吻宣告他将为天主倾流自己的血,作为献祭(参:弟后四6-8,17-18)。
耶稣自己解释了这个比喻。撒种者是天主或耶稣自己,种子就是圣言,土壤就是我们。比喻中的撒种者确实有粗豪浪费之嫌,他明明可以选择好地才撒。
于是天主为自己选择了以色列民族,和它立约,逐步训导它,把自己和自己的计划显示在它的历史中,为自己而圣化它。这一切都是为了准备并预示因天主圣言取人性,所要实现的更圆满的启示。将要在甚督身上完成的新约。
其二,节俭二字,其实自己做得也不是很好。吃穿住行,很多时候自己并不是十分在意,常常呈无节制的状态。节俭节俭,没有节制,不可能俭省。那为什么还是要写?原因也有二。其一,为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