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授是让学生先阅读指定的书籍,由教师诵读教科书原文及其注解,学生逐字逐句地笔记,授课的内容则被记录、整理为注释集。
噢,修士们读一段,静默一会,反复诵读,反复静默,或凝视圣像,或闭目沉思己过,或敞开心门接纳,或赞美,或感谢……这一幕提升了我的灵性生命。
(参四旬期第三周星期二诵读二)愿我们在教区所定的“圣神年”的四旬期里,仰赖天主圣神的光照启迪,藉着圣母玛利亚的陪伴带领,努力以祈祷达致活泼的信德、以守斋获得坚强的望德、以施舍取得炽热的爱德,忏悔更新,日渐拥有慈悲天父的肖像与基督的面容
若翰诞生了,匝加利亚又开口说话,正与圣殿的帐幔在耶稣被钉时的分裂前后呼应”(选自六月二十四日若翰诞辰诵读:奥斯定主教讲道集)。
2、福音习惯福音告诉我们,主耶稣“按祂的习惯,就在安息日,进入会堂,并站起来要诵读”。这种“祈祷的习惯”,“遵守天主诫命的习惯”和“服务的习惯”也应该是我们每一位基督徒需要养成的信仰习惯。
问6:君王为何要亲自抄写法律书,并天天诵读?(17:18–19)答:为了使君王常常记住自己是天主法律的仆役,而非超越法律的主宰。天天阅读法律书,学习敬畏天主,防止骄傲和偏离正道(17:20)。
感恩圣祭作为祭献和圣事,是一项至伟大的奇迹(参看「基督圣体圣血节:诵读日课第二篇读经」),是主耶稣基督以他宝血完成的救赎的最崇高纪念。
在礼仪改革之前,要诵读十二篇旧约和两篇新约圣经。这两篇新约圣经如今还保留,而旧约圣经则改为七篇,甚至视地方情况也可以减为三篇。
他来到了纳匝肋,自己曾受教养的地方;按他的习惯,就在安息日那天进了会堂,并站起来要诵读。
(四旬期第二主日诵读二)耶稣邀请门徒们今日登上显容之山,却不止于此,因为在山的那边,是另一座更需要我们和祂共同攀登的救赎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