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训为三个S,取自拉丁文“Sanctitas,Sapientia,Sanitas”三词的第一个字母,即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意思。
所谓「枢机」,字源上来自拉丁文cardo一词,意即「枢纽」或「门铰」(英文为hinge)。教会视一个教区的主教座堂——主教驻守的地点——为教区的中心或「枢纽」。
最后,黎主教与神父们用拉丁文一起咏唱“母后万福”(SalveRegina),感谢圣母,并合影留念。
他们将亚里士多德、托马斯·阿奎那的作品翻译成中文,也将儒家的“四书五经”翻译成拉丁文。
汪神父进入牧区的第一份工作是帮忙写堂区报告,每天下午4点开始,之后翻译成拉丁文,这为熟谙拉丁文的汪神父来说不成问题,工作非常顺利!
那时教区还没有普及中文新礼弥撒,神父们做的是拉丁文弥撒,穿的白袍、祭衣是法国式祭衣,祭衣穿戴的先后顺序是领布、大白袍、圣索、领带、手带、祭披。
第14节:「必死的人的思想常是不定的,我们人的计谋常是无常的;」背景:“必死的人”(拉丁文:homomortalis)强调人类是受造物,有限、脆弱、会死,与永恒的天主形成强烈对比。
(Maundy是英译拉丁文mandatum,命令之意)。这一天,教会记取主在晚餐中的命令:「你们要这样做,来纪念我。」在若望福音,这命令以另一方式表达:「你们也该彼此洗脚」,作为彼此服务的象征。
1903年,教会为纪念徐光启受洗300周年,在其墓地竖立起一个大十字架,底座上刻有马相伯用中文和拉丁文写的颂词,徐保禄,请你在天上引领你的同胞,来到天主身边,保佑你的后裔具有完整的信仰,背弃信仰者回归基督
今年二月十三日,教宗的在致枢机主教的信中以拉丁文宣布了自己的辞呈,“我决定放弃上主于二OO五年四月十九日交给我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