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我们注视生命最痛苦的时刻,当我们失去一位亲人:父母、兄弟、姐妹、配偶、子女、朋友,我们会意识到,在面对失去与分离的悲痛时,一种信念在我们心中油然而生,认为这不可能是一切的结束,所施所受的恩惠不可能一无是处
耶稣说:“人若为自己的朋友舍命,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爱情了。”(若15:13)耶稣既然一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性命和体血都交给了我们,我们也应该爱我们的兄弟姊妹,不怕为我们的兄弟姊妹服务牺牲。
细细想来,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与家人与邻人是否和睦;与同事与朋友的是否融洽;与领导与长辈是否通融,往往要看我们是否能够避免“祸从口出”。
教友们的善行也吸引了一个外教朋友,毅然放弃迷信,和教友们一同过主日,走上慕道的路。
春节到了,一位93岁的教外朋友打电话向我贺年。互道“春节好”后,他告诉我,农历除夕,他上街散步,站在人行道上,看着拎着大包小包年货来去匆匆的行人,尽管“年气”腾腾,但总觉得与他年轻时的味儿不一样。
例如DIENIS著的《人体解剖学》一书,原为八卷,由巴多明神父曾把满文译了寄给法国科学院的朋友,并写道:“各位先生,你们看到我从遥远的地方寄上一份用古怪的文字编写的稿件,定会感到莫名其妙,但是你们很快就会明白
我有个新教的朋友,他们那里的人生病的时候,都热切祈求天主治愈,有些人甚至不肯去就医,因为他们相信“神是无所不能的。”“你们求就给你们”。
先从亲人、朋友开始,先教天主经、圣母经,抄在纸上,然后标上蒙文,有的竟需教一年多才会念。但她不怕辛苦麻烦,七年之内竟有五十多人领了洗。
这是我与基督教朋友接触以来最大的感受。
在耶稣身上,天主降生成人;出现在历史上,则是在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同事朋友。所以,和我们直接接触的每一个人身上,都带着天主的爱。而且,这一点在我们身上更加显著。因为,我们是天主的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