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强调基督信徒举行祭献与旧约时代希伯来人举行祭献晚餐的绝对不同是:旧约希伯来人的晚餐祭献对基督信徒已不再有必要举行,因为旧约所预报的未来的事实,如今已经留给事实真理本身。
伯达尼之家修女会的达丽雅修女注意到:"我们已习惯地认为教会的事务由神父及圣职人员所主导,平信徒则较少参与。所幸,这种观念已有所改变,而且,是在我们的祈祷中,使之不断改变的。
他在有关宗徒大事录第二十篇讲道中说:身为基督信徒,却不拯救他人的灵魂,再没有比这个更令人受不了的事:你不能借口贫穷,因为那个奉献两个小铜钱的寡妇必定叫你哑口无言;伯多禄也会使你张不开口,他曾在耶路撒冷圣殿门外说他既没有金子也没有银子
我们去参与弥撒,我们这是在做耶稣命令他的信徒们所做的事。命令他们去爱天主并受到天主的爱。
相反,有一部分激进的信徒不仅不去完善自己的人际交流,反而打着基督徒要分别为圣的旗号,去激化和周围的人,特别是非基督信仰者的关系。我想,这是一种对基督信仰偏激的理解。
教宗说:圣母玛利亚是第一个及完美的门徒,第一个及完美的信徒,教会全部的信德都集中在她身上。在黑暗笼罩受造界之时,她独自一人手持点燃的信德火把,在绝望中仍怀着希望,相信耶稣的复活(参:罗四18)。
《教会宪章》只以消极方式说:所谓的教友,指的就是神职人员及教会规定的修会人员以外的所有基督信徒。那么他们又有什么特质呢?教会宪章却说,在俗是教友的特点。教友,是教会的主体。
由于当时厦门没有教堂,就租用厦门港郑氏祠堂附近的房子作为弥撒场所。因福传发展很快,信徒增加,旧教堂容纳不下,又择地在曾厝建教堂和住房。
难道没有结出常存果实的人,在死后便无望,不可以享有天国永恒的生命吗?若望宗徒清楚指出,耶稣先返回父那里去,是为信徒和我们众人预备地方(参若14:2)。
(参阅神学丛书、第22卷圣洗圣事部分第54页)其二我们再来看《天主教教理》的叙述:按圣保禄所说,信徒藉着洗礼与基督的死亡结合,与基督一同被埋葬,也一同复活:我们受过洗归于基督耶稣的人,就是受洗归于他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