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我看见过一本名家的128开本著作《耶稣是谁?》,心里觉得难过,因为书中耶稣没有一句提到他的母亲圣母玛利亚。是迎合新教的吗?能这样放弃原则的迎合吗?
今天,这些“善心的撒玛利亚人”在自己的著作中,像在小德肋撒的著作中一样,常用耶稣说的这句话鼓励自己:“你们在我弟兄中最小的一个身上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
因此,在我入修院之前,已通过其著作久闻其名。我有幸于1989年9月到佘山修院修读神哲学,正式成为姚公的学生。记得第一次去见他时,闻其声进来,却未见其人。何故?原来公在书中。
他所翻译的已出版的18种著作中均是和灵修相关的作品,其中有关于自己主保圣人维亚纳的《维亚纳思想》,另外,他也撰写了《上海教区神职人员手册》等多类教牧手册。
本笃在任内一直谨慎地把宗座文件和个人著作区分出来,例如,他以本名若瑟.拉辛格(JosephRatzinger)出版畅销的《纳匝肋人耶稣》系列。
他们隐藏在这古老著作的字里行间,在等待并愿教导你有关尘世旅程的伟大真理。他们是作为一面镜子,向你提供无价的服务。你在镜子中能看到什么?是的,看到你自己。
接着在他著作的第12章1-6节就是一篇称谢天主救恩之歌。
这位亚洲主教团协会社会传播办事处助理透过讨论电影、生平记录和教宗的著作及训导,追溯这位「伟大传播者的成就」。
著作包括:台北信德书林出版的《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比较研究》、河北天主教神哲学院负责出版的《希腊哲学》、《中世界哲学》、《理性主义的哲学》和《近代西方哲学》;译著有痛苦中的信仰等。
尽管他们都受过相当扎实的培育,但在这个传教修会里,却不容易看到成绩斐然、著作丰饶的名学者或名布道家,比较常见的反是卷起袖子垦荒种地、修建房屋、奔波于颠簸的山区道路或是替游民洗澡的修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