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宗教间对话’与‘宗教内对话’”
2019-05-21

用特雷西(DavidTracy)的话说,不同的信仰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相似”:“无论是佛教教义中对作为终极实在的‘空’的彻悟,无论是印度教许多教义中对……‘梵我一体、我就是梵’的觉悟,无论是大乘佛教菩萨传统中对悲悯如此之广博

人和天主的关系
2024-05-24

所有从人的角度穷理而寻找天主的人群,就是自然宗教,如,佛教、道教、印度教,以及我们中华文化下的“老天爷”信仰等。

对韩国圣人金大建的热心敬礼
2025-03-28

被选拔为神学生的少年金大建在澳门修习神学后,1845年在上海金家港天主教堂受颁祭司一职。隐里圣地为金大建神父的主要布教地点,亦是他在殉教前,最后进圣人行弥撒的地方。

刘澎:两个转变——中国基督教的前景(之三)
2012-04-27

相对伊斯兰教国家、佛教国家、天主教国家、东正教国家、印度教国家及其他宗教信仰的国家而言,世界上的基督教国家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

专访国家宗教事务局前局长叶小文
2010-06-15

世界宗教可不止五大,印度教、犹太教、东正教,你认不认啊?所以,首先要确认并定义宗教本身,就很困难。再说宗教法,它是一个双刃剑,反过来就制约政府。政府还没想明白,它本来要管,先来了一个绳子捆它的手。

基督徒合一祈祷周手册(2013年1月18-25日)
2013-01-26

种姓制度这严格的社会阶层是以洁净与污秽的概念为基础,由高至低区分成婆罗门(祭司或教师)、剎地利(武士)、吠舍(商人)与首陀罗(农民或劳工)等四个阶层;而达利人被认为是最污秽的,因此被驱逐到种姓阶层以外,

文明对话中的宗教因素
2012-02-23

他把多样性的世界文明从宗教的维度主要划分为七、八种文明:西方文明、儒家文明、伊斯兰教文明、印度教文明、东正教文明、日本文明、拉美文明和非洲文明(可能存在)。

特稿:传播基督福音有利于中华民族和平崛起和走向繁荣富强
2013-06-28

圣伯多禄宗徒说:你们是被特选的种族,是有王家的祭司,是圣洁的国民,是属于主的民族,要叫你们宣扬那由黑暗中召你们,进入奇妙之光者的荣耀(伯前2:9)。这种宣扬天主慈爱的行为,就是光荣天主的表现。

“基督徒合一祈祷周”特稿:基督教会合一的神学基础
2024-01-19

、教宗地位(圣统)的争议天主教的最高领袖是教宗,承继自宗徒之首的圣伯多禄;东正教实行的是牧首制;而基督教各宗派虽然有一定的组织形式,但并没有自己的教宗,因基督新教根据圣经的启示和天国的预像,主张“人人皆祭

圣人是怎样炼成的?
2016-10-13

她只是个贫穷、身无分文的弱女子而已,并且还是个极有可能会遭到印度教徒与穆斯林敌视的天主教修女,要知道本城的多数居民都信奉印度教或伊斯兰教。不过,德肋撒修女所依靠的,不是人性的能力,她只依靠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