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发现希望结善果
2025-03-01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不同的“老师”或“师父”,然而,基督徒的师父和社会上的师父有很大的区别。社会上的“师父”是做工,或者做人的教导者,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个领域比别人超前者。

2025禧年,谈基督徒的神修生活
2025-04-24

别人的反馈,都是成长路上最好的养分。正如圣方济各一生安贫乐道,对万物饱含慈悲,当我们以他为镜,便能反思自己对物质的追求是否过度,对身边的人和生灵,是否缺少怜悯与关爱。

教宗方济各第62届世界圣召祈祷日文告(2025年5月11日)
2025-05-06

圣召从来不是埋藏在心里的宝藏,而是要在充满信、望、爱的团体中日渐成长茁壮。没有人能独自响应天主的召叫,我们所有人都需要弟兄姊妹们的祈祷和支持。

“禧年主教日”教宗良十四的默想(2025年6月25日)
2025-07-04

这共融的精神能鼓舞司铎们的牧灵行动,使特定教会在合一中日益成长。感谢你们在祈祷中惦记我!我也为你们祈祷,并从我内心深处,为你们大家颁赐我的降福。(天主教会台湾地区主教团恭译)

独家报导——外出务工教友信仰生活调查:莫让“群羊”成“亡羊”
2011-06-03

每周末,只要他们提出去教堂,就会给他们提供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可以去堂里参与弥撒、分享信仰等。之所以招聘这些教会青年人,另一方面也是为让他们的家人放心孩子们在外不致失落信仰。

特稿:庆圣诞普天同乐,报佳音万民共欢
2013-12-24

中国现在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发展速度却与人的心理成长速度不成比例,导致富者越来越富,更有为富不仁的现象层出不穷。神贫是教会的一个标记,特别是现在的物欲、金钱欲到处横行的时代。

英若诚:我的童年及家族往事
2013-06-27

我很动感情,这是我从婴儿到少年这段时期生活成长的地方。很多记忆都非常清晰地浮现在我脑海里。  十年后,我与从上海来的大哥,还有其他弟妹一起又去看了一次。那次我们是在为我母亲逝世吊唁一起聚在北京。

圆桌对话
2013-10-26

王清芬:我们民间孤儿院的情况,我们面临的困境,比如说关于收养问题,刚才张主任在讲寄养或收养的时候我非常认同这种理念,孩子确实是在家庭成长的,我们孤儿院1996年就开展寄养家庭,很多在寄养家庭孩子的成长比孤儿院的孩子成长身心灵健康很多

如何做个好妻子
2013-09-18

因为:1)错误是最好的导师,我们都需要从错误的经验中学习成长。2)如果是合意的才服从,便不是真服从。3)不同意仍然服从,才能表现出你对他完全的信任,使他以后做决定会更小心,成为更负责任、更成熟的人。

走进意大利博舍隐修团体
2020-07-15

这样的努力使马修士的灵性生命不断地成长、丰富和充实,让生命在挑战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