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中年,一个偶然机会,他再次经历了被召叫,经过分辨,1981年53岁的他重新加入玛利诺会,经过圣召陶成及在香港和坦桑尼亚的海外实习,于1987年获得神学硕士学位,并领受铎职。
祂经历了死亡,光荣地复活,为我们打开了通往永生的“大门”---祂就是生命之门,也是天堂之门(格前15:20-26,28)。
有几次神父让我和他们一起吃,也就有了我陪神父在医院吃几次便饭的经历,神父最爱吃的就是葱蘸酱。
大家分享时,我以这位信德之父的漫长人生旅途为例,结合郭神父百年坎坷人生经历及见证来分享,祝愿老神父健康长寿!(值得一提的是,王占国修士今年75岁,服侍郭神父达25年之久。
近百年的平等友好交往中,双方既无政教冲突,几乎也没有不愉快的交往经历,一直是在相互尊重、理解的友好气氛中交流合作,可谓当代文明交流互鉴的一个成功案例。
一文,读到记叙他儿时经历的一件往事,把我惊得目瞪口呆,才不得不相信圣言的能量与灵力。他说他本人有一个隐藏多年没说的秘密,去年才跟家人说出的见证。他童年9岁的时候还是家庭教会,他是带着疑惑态度信的主。
但是,大家在不同的教区、不同的岗位,默默地耕耘着、奉献着,有数不尽的故事与经历、有言不尽的酸甜苦辣。从大家真诚的分享中,我们倾听着、体会着与感动着,看到了同学们的成长与进步、成熟与真诚。
然而当耶稣来到,开始他的职务时,若翰经历了信仰危机的悲剧;他宣报了来临的上主的紧迫,犹如那强有能力的天主,他要最后审判罪人,把不结果实的树枝扔进火里,用不灭的火燃烧麦秸(参阅玛3:10-12)。
这段异乎寻常的经历,使之各得其所,双方获益,以皆大欢喜告终。刚刚恢复视力的伯里修斯,立马就在纳夫伯克托斯小城给医神阿斯克勒斯庇俄修建了一座神庙。
好虽然是好,但是魏生少年高升,经历仕途升迁之路。若把娉娉嫁给他,势必会随职带到任上。我只有这么一个女儿,一时半刻不见面,尚且会想念,若让她远嫁他乡,我宁死也不会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