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ionsdeChine)、《中法新汇报》(EchodeChine)中对于劳积勋台长生前授勋,去巴黎养病的报道,以及最后从巴黎发来,记录劳积勋台长人生最后阶段在巴黎生活的讣告;中文期刊《圣教杂志
团体从默观祈祷中所孕育的许多使徒工作,如出版杂志书籍、视听媒体、从事各种宗教艺术创作、主办夏令营、避静、退省、讲习会等都是秉承着这个宗旨。目前真福团分布在世界各大洲,共有近70个会院。
不久,台湾《宇宙光》杂志便约请周联华撰写《新儒家与基督教的对话》,作为对蔡仁厚文章的回答。但是在涉及道德、人格的问题上,这篇“对话”似乎只有退守之势。
据弥神父介绍,这份刊物是圣言会1935年在北京辅仁大学开创的学术杂志,旨在促进东西文化的交流,向欧洲介绍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
当时张老师的姨夫曹正先和舅父王积德两位老人正到处给人讲道理,四处奔波传福音,听了王神父的话,加上受到两位老人福传精神的影响,他从1982年便开始为教会的杂志报纸写稿,从此便走上了文字福传之路,直到今天,
奖品设置:一等奖:(1名)奖金500元,或等值圣书;二等奖:(3名)32开本《感恩祭典》一套,或等值其他圣书;三等奖:(5名)32开本《每日礼赞》一本;纪念奖:(100名),2012全年四期《信德》杂志
她还特别有兴趣阅读教会的报纸、杂志,把登载的传教事迹和见证讲给人听。她手中常搜集一些福音单行本和经文小册子等读物,分送给教友们。她说我老了,不能做别的,这些我还能做。
特别在清末之后,中、西传教士中更是人才辈出,著录了大量教会书籍,报刊、杂志大兴,巨著林立,恕不能一一列举。各书志的刊出,以彰显圣教之昌盛。
诺姆老师随手递给孩子们一本杂志,那是1994年3月刊登在《世界新闻报道》上的一篇文章,上面写着:另一位辛德勒———伊蕾娜·森德勒于1942-1943年期间从华沙的犹太人集中营救出
人的生活种类千奇百变,每天的广播、电视、网络、以及各种杂志书籍,都在向我们推荐一个个“新的”、“高级的”、“幸福的”生活方式。我们也被社会潮流牵着鼻子疲于奔命,捕风捉影,企图得到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