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牧者们该勉力巩固教友对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训导的认知,尤其教会学和社会训导。对牧民工作者,尤应给予特殊培育,有助他们实践福传、教理讲授和爱德服务。
天主教的信仰更要在这方面把持不舍,因为在其他宗教看来,我们最可称道的资本就是普世教会的至一性与大公性。故此,我对近年来在天主教圣殿内兴起的劲歌摆手的激情布道福传方式不敢苟同。
当圣神的风在五十年前借着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吹向全球教会时,福传的热潮也一并掀起。圣神带领整个教会开始了革新、交谈与福传的工作。教会带着基督的嘱托你们要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
谈到教会的形象,教宗方济各更喜欢梵二大公会议在«教会宪章»中的表达,即教会是天主忠诚圣洁的子民。他认为与教会感同身受就是与这个子民同在。
梵二大公会议说:“教会操心焦虑,切愿教友参与这奥迹时,不要像局外的哑巴观众。”
梵二大公会议之后,才有这个可能性。当神学开放给教友研读时,我的修会母佑会才派我去读神学。为我那真是一场梦!问:法里纳修女,三八妇女节,您愿意向妇女们说什么话?
教宗指出,家庭也是真正自由和互相扶持的场所,他引用梵二大公会议的教导而说,作为教友夫妇和父母的人,一生都应该在天主的恩宠中以忠贞的爱互相扶持,并依照教会的教义和福音教导的德行,将自己怀着爱所接受的天主的话传授给子女
教宗结论说:“从耶稣显圣容的大伯尔山到革责玛尼山园的这段路途不仅是外在的,也是内在的,它象征着基督信徒一生的朝圣旅途,一如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所说的,在世界的迫害和天主的安慰中前行。
姑且不说耶稣本人就是个十足的反形式主义者,单是《宗徒大事录》第十和十五章就已经表明,有别于犹太教的大公教会是不拘泥于形式的。
但传教士的经验、司铎的情谊以及接近穷人,帮助我度过梵二大公会议后那几年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