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培养闺女谈起
2007-11-14 10:27:22 作者:张光尧 来源:信德报(319期)
十余年来,我在农村教堂看到一个见怪不怪的现象———天主教乐队不培养闺女。原因就只有一个,她们学会以后,嫁人一走就白培养了。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乐队成员必须是娶回来的媳妇,不论识不识谱,节奏和耳音差不差,因为她们是“永久型”的。
这就使人想起秘方手艺传媳妇不传亲生闺女的做法。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重男轻女的现象日趋减少,但是在农村教会仍留有其害:十几岁的女孩一不上学,二不打工(怕被坏人拐跑),三门出入等着嫁人(家门,院门,教堂门)。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有实力的堂口纷纷组建,扩建军乐队,但苦于买得起乐器找不下人,好不容易动员几个年轻媳妇,又发愁她们家务重、孩子小和不识乐谱,说起来这都是“不培养闺女”造成的后果。由于只考虑小教堂的眼前局部利益,耽误了大教会大福传的大事情。
观念的落后必然成为教会发展的阻碍。基督新教的“迦南诗歌”,由于有了首都文艺界许多影视大腕明星加盟,深受教会和社会的欢迎,在我们弥撒礼仪中,也常常可以听到教友在自发地传唱。面对现实,我们一些人仍然习惯性地像当年“教会乐队不培养闺女”一样,固守旧法对其横加指责:“基督教的歌不许唱”,给人扣上一顶“别有用心,想改变天主教”的帽子。
前些年“中华合一弥撒”和“献礼弥撒”,刚刚唱响三晋大地就有人出来说不严肃,像民间小调不如拉丁弥撒。数年前笔者曾在甲村教唱合一弥撒,每到晚上总有乙村的人偷偷过来学,快下课又悄悄走掉,怕有人反映给神父。殊不知:正是因为“合一弥撒”采用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歌戏曲的精华,才在华夏大地上得以迅速推广普及。也正是贯彻了梵二大公会议精神,真正体现了福传本土化的要求,才会有后来的喜人局面。
以教会音乐为例,曾盛极一时的教会民乐队,由于自身的原因和在流行音乐和铜管乐队的冲击下,在多数堂口销声匿迹。剖析它由盛转衰的过程,由于当年外国传教士了解了中国的国情,在文言文的弥撒歌曲推广中,吸取了佛教音乐和民间八音会的吹奏形式和内容,并用于教会礼仪中。现在仅存的民乐队普遍演奏的“得胜鼓”,便足以说明。只可惜它数百年几乎没变化,沿用了几个世纪的工尺谱成了当今的“活文物”。眼看着教会民乐队后继无人,既心疼又无奈。试想,如果这些民乐队在当年老人们活着的时候培养出本村闺女们,既会吹笙箫笛管,又能把工尺谱翻译成简谱五线谱,现在将是何等好的局面?可能会在哪个教堂或教友办的企业中出现一支类似于“女子十二乐坊”的乐队吧。残酷的现实是“民乐队”只能再当几年“馏米队”就行将退出教会音乐的历史舞台了(在太原农村办丧事都会请来宾吃一种类似于年糕的“馏米”饭)。到那时我们怎么向天主和祖宗交代,但愿我的呼吁能引起教会领导层和社会科学界,宗教音乐研究专家的重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们惊喜地发现一些教会乐队冲破禁区,大胆实践探索,取得了操作性很强的,顺应当今社会发展潮流和福传工作需要的办法经验,在贺堂发愿的礼仪中,乐队一改过去轰炸式的大齐奏,配备了弦乐、木管,加上原来的铜管,以交响乐队形式出现在弥撒中,十分高雅,真正感受到天人合一的意境,如天津小韩村;也有的民乐队破天荒地加进了唢呐和西洋木管乐器。
在太原、榆次等城中村,教堂乐队女青年成了主力军,后来她们嫁到某些空白点的村子里,以音乐为有力武器,充分起到了“光和盐”的作用,成了福传的播火者和后来组建的乐队骨干。
在河北威县寺庄,山西太原西柳林、峰西、高家堡等教堂,我见到了一支支半专业化的军乐队。她们的身影不但出现在各类大型宗教庆典上,还频频在会议、剪彩、奠基仪式中出现。电视新闻节目中,总能认出我熟悉的面孔来。我们称之为:政府搭台,教会唱戏;政府培训,教会受益。
回顾教会音乐团体的发展变迁可以看出,社会在前进,教会要适应。我们是人,看法或多或少会受到主观客观条件制约,难免认识产生偏差。工作失误不可怕,怕的是顽固坚持错误,“死要面子活受罪,害人害己害教会”。
观念变,思路宽;观念改,办法来。只要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虚心向一切人请教,学习别人,丰富发展壮大自己,接受一切有利于教会发展的新观念,新思想,梵二会议精神就会落到实处,教会就大有希望。
这就使人想起秘方手艺传媳妇不传亲生闺女的做法。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重男轻女的现象日趋减少,但是在农村教会仍留有其害:十几岁的女孩一不上学,二不打工(怕被坏人拐跑),三门出入等着嫁人(家门,院门,教堂门)。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有实力的堂口纷纷组建,扩建军乐队,但苦于买得起乐器找不下人,好不容易动员几个年轻媳妇,又发愁她们家务重、孩子小和不识乐谱,说起来这都是“不培养闺女”造成的后果。由于只考虑小教堂的眼前局部利益,耽误了大教会大福传的大事情。
观念的落后必然成为教会发展的阻碍。基督新教的“迦南诗歌”,由于有了首都文艺界许多影视大腕明星加盟,深受教会和社会的欢迎,在我们弥撒礼仪中,也常常可以听到教友在自发地传唱。面对现实,我们一些人仍然习惯性地像当年“教会乐队不培养闺女”一样,固守旧法对其横加指责:“基督教的歌不许唱”,给人扣上一顶“别有用心,想改变天主教”的帽子。
前些年“中华合一弥撒”和“献礼弥撒”,刚刚唱响三晋大地就有人出来说不严肃,像民间小调不如拉丁弥撒。数年前笔者曾在甲村教唱合一弥撒,每到晚上总有乙村的人偷偷过来学,快下课又悄悄走掉,怕有人反映给神父。殊不知:正是因为“合一弥撒”采用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歌戏曲的精华,才在华夏大地上得以迅速推广普及。也正是贯彻了梵二大公会议精神,真正体现了福传本土化的要求,才会有后来的喜人局面。
以教会音乐为例,曾盛极一时的教会民乐队,由于自身的原因和在流行音乐和铜管乐队的冲击下,在多数堂口销声匿迹。剖析它由盛转衰的过程,由于当年外国传教士了解了中国的国情,在文言文的弥撒歌曲推广中,吸取了佛教音乐和民间八音会的吹奏形式和内容,并用于教会礼仪中。现在仅存的民乐队普遍演奏的“得胜鼓”,便足以说明。只可惜它数百年几乎没变化,沿用了几个世纪的工尺谱成了当今的“活文物”。眼看着教会民乐队后继无人,既心疼又无奈。试想,如果这些民乐队在当年老人们活着的时候培养出本村闺女们,既会吹笙箫笛管,又能把工尺谱翻译成简谱五线谱,现在将是何等好的局面?可能会在哪个教堂或教友办的企业中出现一支类似于“女子十二乐坊”的乐队吧。残酷的现实是“民乐队”只能再当几年“馏米队”就行将退出教会音乐的历史舞台了(在太原农村办丧事都会请来宾吃一种类似于年糕的“馏米”饭)。到那时我们怎么向天主和祖宗交代,但愿我的呼吁能引起教会领导层和社会科学界,宗教音乐研究专家的重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们惊喜地发现一些教会乐队冲破禁区,大胆实践探索,取得了操作性很强的,顺应当今社会发展潮流和福传工作需要的办法经验,在贺堂发愿的礼仪中,乐队一改过去轰炸式的大齐奏,配备了弦乐、木管,加上原来的铜管,以交响乐队形式出现在弥撒中,十分高雅,真正感受到天人合一的意境,如天津小韩村;也有的民乐队破天荒地加进了唢呐和西洋木管乐器。
在太原、榆次等城中村,教堂乐队女青年成了主力军,后来她们嫁到某些空白点的村子里,以音乐为有力武器,充分起到了“光和盐”的作用,成了福传的播火者和后来组建的乐队骨干。
在河北威县寺庄,山西太原西柳林、峰西、高家堡等教堂,我见到了一支支半专业化的军乐队。她们的身影不但出现在各类大型宗教庆典上,还频频在会议、剪彩、奠基仪式中出现。电视新闻节目中,总能认出我熟悉的面孔来。我们称之为:政府搭台,教会唱戏;政府培训,教会受益。
回顾教会音乐团体的发展变迁可以看出,社会在前进,教会要适应。我们是人,看法或多或少会受到主观客观条件制约,难免认识产生偏差。工作失误不可怕,怕的是顽固坚持错误,“死要面子活受罪,害人害己害教会”。
观念变,思路宽;观念改,办法来。只要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虚心向一切人请教,学习别人,丰富发展壮大自己,接受一切有利于教会发展的新观念,新思想,梵二会议精神就会落到实处,教会就大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