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那些已经作出选择的青年,教宗谈到有时会出现的危险,即将自己关闭在小团体里,感觉到活出了兄弟友爱,但也许他们的团体只是他们‘自我’的延伸(168)。
故此,人应自我调节,自我解脱,自找出路,不能钻牛角尖,自己生闷气。天主的安排样样都好,应对天主有赤子信任依赖之心。 应做一个乐观向上的人,凡是使人悲观后退、厌倦的思想都是不好的,要积极抵制。
以往,我们利用这些刻板印象掩饰向来担忧自身形象的「自我」;我们各自的形象表露无遗,而且那是我们无法抛开的共同外表,即:同为弟兄姊妹的外表。「为什么你们这么胆怯?你们怎么还没有信德呢?」
就建议他在家里自我隔离,吃感冒药,同时也给他做一些心理疏导,帮助他放松下来。第二天,他就退烧了,也不咳嗽了。再过了三天,身体完全没有问题了,开始了正常的居家生活。
要是我们以这种方式献出自己,接受一种死于自我的方式,这就意味着死亡和生命之间的界线成为可以穿越的。不论是生或死,我们都与基督同在,也因为如此,从今而后死亡不再是一道真正的界线。
我们可以将“在圣神内受洗”(或“释放”、“更新”)解读为:基督徒诚心地接受入门圣事所施与的恩宠,为能更好地做出自我奉献,服务教会及世界。 神恩复兴运动的神学基础是“圣三论”。
耶稣虽有天主的尊位与权柄,但他“自我空虚”(婓2:7)、谦卑自下。他为“完成全义”(玛3:15)甘愿接受若翰的洗礼,一个他绝对不需要的洗礼。之后,若翰还将自己的门徒若望和安德肋引向耶稣,他说:“看!
德兰事业的社会意义,在于她以非同一般的爱心,恒久不变的行动,唤醒了整个社会,让人们的良知从她的呼唤中觉醒,从自我的冷漠、封闭中释放,这是人性的大释放。
如果加上群体的压力和引导,人也会将错误的生活方式自我粉饰而继续滑行。
历届教会大公会议以强有力的手段加强和完善了自身严格的体制,尤其是特利腾大公会议,通过对基督新教改革的严厉抵制,对宗教生活的自我更新,对信仰和纪律的不断加强,使的教会体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空前的巩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