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有一位慈母,从看到自己的孩子出生在世那一天起就对这个孩子充满了怜悯,觉得这个孩子来到人世实在是太不应该,活在人世实在是太苦了,一定要救他,于是拿出自己所有的爱给他,虽然他常辜负这爱,但母亲一直希望他有一天能悔悟回头
外公的晚年乐观、幽默,常给大家带来快乐,每年的圣诞节,他都会拉长声调作朗诵般地吟哦道:耶稣圣诞,乃人受福之首日,那特有的韵味,很令人喜乐。
他曾几次对人们说:我常求天主,与其叫我背教犯大罪,不如赶快叫我死了,我不愿活着犯这个大罪!神父以过人的勇气,每次受批斗后,总说一句动人心弦的话:你们加给我的磨难,决不会动摇我的信仰!
愿圣神常指引和保佑“信德”以及我们每一个人。——刘存保神父2006年似乎是信德、进德的禧年吧?从进德公益揭牌到圣召基金十周年,从防艾办到安老培训,现在又是信德十五周年,真可谓喜事不断,高潮迭起!
方法:社交媒体等,都是一些方法,让每个人都能够发言及取得信息;二、呈现方式:我想这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地方,去迎合现时教友观众的需求;三、观众:我认为真正的挑战在于要明白我们目标观众的需求,虽说年轻人常使用社交媒体
事实上,他过去常常说他是个“比我更好者的仆役”。[6]活出耶稣的良善,使他能够通过与穷人的友谊,与图阿雷格人的友谊,与那些和他的思维方式截然不同的人的友谊,和他们建立了兄弟般的情谊。
今天的社会中,由于城镇化的发展,我们常常会遇到“外侨、孤儿寡妇和穷人”,同时,我们自己或者我们的家人也为了生活而成为“异乡人”。
也只有常怀一颗单纯的赤子之心,才做得到。这是基督徒讯息中,最深奥、也最看似矛盾的面貌:所谓成为赤子,并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要求,也包含了“圣子降生成人”奥迹的幅度。
不仅是神甫、修女,而且很多教友也常利用休息时间,在能力所及范围内尽力帮助社会上的弱势人群,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难题,尽量摆脱生活困境。所以,即使傅主教离开了我们,我们在这个方面的工作还是要继续下去。
这种趋向常常被内心所推动,被外人所煽动,以“自卫”,甚至以“圣战”为借口,造成更大的伤害,伤害他人,伤害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缺少思考和正确信仰的人,常常会成为“受害者中的‘害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