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谨慎地走近他们,像其他的行路人、像请求分享些吃食的饥饿人(参路24:15,41)。玛达肋纳玛利亚误以为祂是园丁(参若20:15)。厄马乌的门徒相信祂是陌生人(参路24:18)。
2.赦罪与圣体——若为炼灵意向领圣体或行补赎,都是极大的帮助。3.诵念慈悲串经——耶稣对傅天娜说:“为亡者念这串经时,我的慈悲笼罩一切。”
常言道:山不在高,有树则名;水不在深,清澈则明;朋友间不在多,心诚则行。事实上,只有真诚,才能相处;只有真心,才能相知;只有真爱,才能幸福。
使自己切合基督复活奥迹这事,同样也可以透过与圣体的共融实践,而在送临终圣体作为天路行粮(viaticum)时,更赋有一特殊的意义。
神父院长号召教友行哀矜,也为他筹集了几千元医药费。(这些我是在别的教友那儿听说的)。小赵给我的信中说:“烦闷时,我选择坐在圣体前去诉说、去抱怨,在与主的凝视中我得到了安慰。
(路1:44)耶稣行的第一个奇迹是在喜庆的环境下行的:加纳婚宴。他把喜乐的精神传给门徒,教他们纵使在逆境中、困苦时刻、艰难境遇时也要懂得保持喜乐的心。
众所周知,这些为我们老教友来讲,不啻为洪水猛兽,违者往往被加以拜邪神,行异端的罪名。面对如此处境,这位新教友进退维谷:做,良心不安,得罪天主;不做,被家族视为不孝,甚至离宗叛祖。
老人们的房间味道极浓,有时我去为老人们送圣体、行圣事,我必须在外面呼好空气才能进去,但这些教友们却能够每周,最多隔一周去为他们服务一次,让老人们在孤单寂寞的人生中体验到了人间大爱的温暖,点亮了老人们的孤寂人生
独自漫步在世上,将不感孤与单,过遍世旅与主携行,与基督共往还。
早在西周初年,《尚书·康诰》中就有“惟命不于常”的说法,告诫上天的大命,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通过行善或行恶来改命。这里说一个大家又熟悉而又陌生的人,这个人就是窦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