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自我感应当我们说到感应的时候,感应者往往是感应别人的吉凶祸福,而事实上,感应者也是可以感应自己的祥瑞与祸殃的。但后果还是要看他们自己对感应的态度。
这也是现代人常犯的毛病:辩护自我,而非开放自我。6.「耶稣答说:『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来,到耶里哥去,遇到了强盗……』」历史背景:耶路撒冷到耶里哥之路长约27公里,是荒凉而危险的山路,常有盗贼出没。
这种「光荣」并非出于自我,而是天主在他们身上显示祂的力量与忠诚。✦灵修意义:这里反映「天主临在的启示性」。天主在审判中也显明自己,使人因敬畏而悔改归向祂。
因此,我们可以和圣多玛斯同样了解,奉献生活者在其自我奉献之初,便可比做是真正的全燔祭。
’(宗16:14)路加在此告诉我们,光是知道信仰的内容还不够,还需要让心灵──人的真正圣所——向恩宠敞开,为能往深处看,进而明白到宗徒所宣讲的是天主的话。
跟随基督就是为了爱而奉献自我和服务他人,由此我们也能爱他人如同天主爱了我们一样,并为弟兄姐妹舍命。在善良天主内的信德将成为仁慈,在降生成人的奥迹中信德将成为爱到底的力量,也包括爱仇人。
如果我们用行动证明,我们其实也可以和他们过一样的生活,那么,他们就会向我们敞开心灵。这其实是在仿效为拯救人而降生为人的基督。
教会如此纪念救赎奥迹,给信友敞开主的德能与功劳的财富,并使奥迹好像时常活现临在,使信友亲身接触,充满救恩。将临期的历史演变也显示将临期存在着两种礼仪意义:禁欲守斋准备和喜悦等待。
我们的未来有基督,正如我在《在希望中得救》通谕中写道的,祂的福音是「改变生活」、赐予希望、敞开阴暗的时代之门、照耀人类和宇宙未来的喜讯(2)。
教会敞开这种可能性,无论人们过去的罪过有多严重,都有希望得到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