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是台北光启社每日读经节目主讲人之一,透过广播、网络和影视,听众遍及全世界。中心还积极参与国际性礼仪会议,努力发掘、培育礼仪人才,提供礼仪服务,做得有声有色。圣乐是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有借助学习获得新知识的喜乐、透过旅行和聚会发现新事物的喜乐、为将来而做计划的喜乐。此外,也包括阅读文学作品的经验,欣赏一副杰出的艺术品,聆听或弹奏乐曲、看电影等,都会在我们内产生真正的喜乐。
我们是以基督信仰团体成员的身分作出信仰的见证,而我们传教的使命,是借着我们所度的教会共融生活所结出的果实。透过我们的合一与彼此相爱,别人会认出我们是基督徒(参阅若13:35)。
总之,基督徒恩宠的生命是一个透过自我修身与天主恩宠合作,朝向终极目标迈进的一个持续不断实现人性潜能的过程。它要求人在实际生活中去实践、接纳与关爱。这篇论文的内容跟基督徒灵修生活结合得很紧。
在耕种过程中,她静听到了天主透过他所造的万物的发言。天主所造的是生命,天主把人安置在他所种植的乐园里,让人看守乐园。天主赋予了乐园自然生长力和生态系统功能,人只需妥当加以管理。
大圣额我略教宗说:“读圣经的最终目的是如何透过主的说话,去认识他的心。” 圣神准备人心去聆听,赐给人接受圣言的能力及渴望。所以说没有圣神,圣言便没有效力,更谈不上内在化和由此而来的行动。
回到那首由造物主透过大地轻吟的歌声中,它在溪流中、在雾气盘绕的峭壁上、在白嘴鸦的腹鸣中、在山巅上雷鸣中咏唱着。
我们并没有玩弄修和圣事之权,反之,我们要透过修和圣事,做天主慈悲的忠诚仆人。每位听告解者接待信友时,必须如同浪子比喻中的父亲:走上前迎接儿子,纵使儿子耗尽了自己的家产。
我们每一个人,有意无意地都透过不同的眼镜看中国教会,很难摘下那些眼镜,好能看得更清楚,更客观一些。
如果教会要成为抗拒邪恶势力的强大力量,这力量只有透过一种更为强大的圣神生活,才可发挥出来。天主所希望的不是教会内有一个神恩复兴运动,而是有一个神恩复兴的教会。需要众多信友积极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