祂教导教会在普世扩展,并在合一中巩固。普世性与至一性:这就是教会的奥秘。我们在《宗徒大事录》第10章科尔乃略皈依的事件中看到这两个运动中的第一个——普世性(大公性)。
主一直教导我们:“你们应当慈悲,就像你们的天父那样慈悲。”在实际行动中,作出榜样,做到慈悲如同天父。在北美洲西北角,有一个地方,东面是加拿大,西面是白令海峡,南北是浩瀚的太平洋和寒冷的北冰洋。
今天教友们可自由的到圣体间朝拜圣体或在圣堂中朝拜十字架,教会给我们的教导是让我们守候在耶稣的墓旁祈祷,在静默中期待耶稣的复活。
《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箴言,与耶稣“用什么标准衡量人,自己也照样被衡量”的教导不谋而合。二者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以同理心为根基。
以及教宗庇护十二世的教导:“和平不会失去任何东西,战争却可能失去一切。”
神父是群羊之首,神父是基督第二,神父们只有在牧灵工作中尽心师法基督的榜样,努力遵循福音的教导,才堪称为当之无愧的牧者,也只有这样,教会才能兴盛壮大、蓬勃发展。
三、静观之路大德兰教导我们:静观就是与天主爱的交融,少用头脑,多用爱来交心,走向更内在的层次。静观的过程有三个夜:第一、剥除并弃绝对事物的欲望。
她教导我们福传有多种方式,而祈祷是很重要的一种。母亲年纪大了行动不便,就以多多祈祷支持福传。
’这些教导让我们对笃行仁爱、践行信仰有了更多的底气、更多的信仰上的支持、有更多的期望。所以,我们不仅是做现世的一个善行,更是为来生筹得更多的祝福和永恒的赏报。
主耶稣基督也教导自己的门徒们,要变得如同孩童一样,才能得到天国(玛18:3-5)。婴儿,唤醒了每个人内心最“温柔的爱”,激发人爱人的精神。其次,主耶稣基督以柔和的方式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