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四旬期感想

—— 慈悲如同天父

2025-03-27 16:18:07 作者:温州 龙港 方建聪 来源:信德网

四旬期对所有基督徒而言,都是一个恩宠时期。其礼仪引导我们生活在自我更新和迈向自由的信仰陶成中;四旬期的准备是庆祝主的死亡和复活的前驱;四旬期的悔改能让我们走进主的圣言,活出新我、改变心灵,与主心心相印;四旬期的修和逐进我们与天主及人的友好往来,建立新的关系,革新自己;四旬期的分享改变我们的世俗观念,透过自己的成见,看清别人的优点,更新与他人的友谊。为了善度这四旬期,我们都有机会在自己的堂区、和家庭中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尤其在接触新基督徒,让他们从我们的行为中、言语中体会到主的爱和慈悲。“看!如今正是悦纳的时候;看!如今正是救恩的时日(格后6:2);让四旬期为诸位真正是一个“悦纳的时期,救恩的时期。”

主一直教导我们:“你们应当慈悲,就像你们的天父那样慈悲。”在实际行动中,作出榜样,做到慈悲如同天父。

在北美洲西北角,有一个地方,东面是加拿大,西面是白令海峡,南北是浩瀚的太平洋和寒冷的北冰洋。因为这个地方布满了森林,所以吸引了大量鸟类来此居住,其中被土著人称为“慈悲鸟”的数量最多。之所以称它为慈悲鸟,是因为它们在抚养幼鸟时,只要听到发出和幼鸟相同的“饿啊饿啊”的叫声,鸟儿便会将口里的食物向叫声方向投去。叫的越凶,它们捕食便越勤。慈悲鸟不停工作的原因,是因为它们拥有一颗慈悲的心。生活在那里的土著人,一部分人利用慈悲鸟的慈悲心,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他们学着幼鸟的叫声,整天坐在一块地毡旁边,不停地叫着“饿啊饿啊”于是便有无数的慈悲鸟飞来投掷食物。等地毡上堆满了鱼虾和蛤蜊,他们便满意地打包回家了。这些人将一部分食物拿去换钱,一部分留下自己吃,很快便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是会在那里念等待慈悲鸟投掷食物,绝大部分人不屑于那样做,而是坚持亲自下海捕鱼养活家人。他们认为哪怕是辛苦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日子过的得会很坦然。还有一部分人,他们认为学幼鸟的叫声欺骗慈悲鸟是不道德的,而且慈悲鸟要整天“照顾”喊“饿”的人,来不及照顾幼鸟,致使许多幼鸟饿死了。为了不让慈悲鸟灭绝,他们便将自己捕来的食物喂养幼鸟。岛上渐渐形成了三类人:第一类人专靠慈悲鸟施舍生活;第二类人为给自足型;第三类人不但自给自足,还要喂鸟食物,担当起保护慈悲鸟的重任。突然一天,场大火毁掉了岛上的森林,慈悲鸟被迫迁走了,从此很多的生活便乱了套。第一类人因为习惯了慈悲鸟的施舍,他们除了会喊饿外,再也不会干别的事情,于是便跑到大街上继续喊饿;第三类人因为习惯了给幼鸟提供食物,而岛上的慈鸟已迁走,没有幼鸟喂养,于是他们便将慈悲心给了那些在大街上喊饿的人;阿拉加州如今已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发达城市,当地生活着另外两部分人,一部分为慈善家,一部分为乞讨者。

亲爱的主内兄弟姐妹,在这四旬期内分享这个故事,是想提醒各位深刻理解“以慈悲为本”,并做到“慈悲如同天父”,需要明白以下几点:

首先,要学习慈悲鸟那种慈悲精神,同情人家的疾苦,为了人家的利益,宁愿牺牲自己。在生活中,要处处为他人着想,事事为别人辛劳。让慈悲化作爱的行动,善用天主慈悲的恩典去实践爱德,帮助弱小者,给需要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工,做到毫不利已专门利人。

其次,更新自己的信仰,作为堂区团体一分子,要走在前面,在服务与爱德方面作出榜样。像上面所举的土著人中的第三类人那样,热衷于教会事业,为了教会事业,不居功、不怕苦,默默无闻、不遗余力,使自己更深刻体会到天主的慈悲,不断悔改皈依。

检查自己的信仰生活中是否也滥用了天父的慈悲,对祂的恩宠任意挥霍否?有无让自己的惰性阻碍了自己灵性的成长?有无让自己的贪欲践踏了我们的尊严——天父儿女的身份?在这四旬期里,就让我们借着克苦、祈祷和斋戒,在圣言的引导下更新自己,做到“慈悲如同天父”。

本文标题:四旬期感想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