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礼弥撒由保定教区安树新主教主礼,郭义宝、高虎庆及教区18位神父共祭,教区安国德来小妹妹修女会,圣母无玷圣心修女会的修女及众多教友参礼。安树新主教根据本日福音证道。
教会于祈祷时召集所有用心聆听福音的人,一个也不能少,无分大小尊卑、贫富老少、健康或病弱、义人或罪人。按照天上礼仪的图像(参阅默7:9),有「一大伙群众,没有人能够数清」。
(《对若望福音35:9的解释》)真福傅乔治(义籍PierGiorgioFrassati),1925年去世得年24岁,他的目光一向都专注在永生上,他说:「我要生活,而不要偷生!」
祂邀请我们保持归向天主的纯洁之心(玛6:19-23);祂告诉我们人不能侍奉天主而又侍奉钱财(玛6:24-34);祂说祂来不是为召义人,而是为召罪人(玛9:9-13);祂告诉我们不要怕因信仰而来的迫害,因为我们的头发都被一一数过了
非常喜欢圣经中罗马书中的:“我们既因信德成义,便是藉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与天主和好了。藉着耶稣我们得因信德进入了现今所站立的这恩宠中,并因希望分享天主的光荣而欢跃。
战国时期的荀子将人与其他的生物等进行比较后,十分精辟地总结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意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
吟罢,怅惘地返回旅店,买酒夜酌,浇愁解闷,朦胧间他躺下睡着了,迷糊里看见一位女郎,揭开门帘走了进来,只见她风姿绰约,远远地坐在一边,对赵梦虚说:“感叹你的情深爱挚,是个重情重义之人,来与你共谈风月。”
在这本书里,他提出了著名的思想:因信称义。从《罗马书》中的义人必因信得生受到启发,他指出:真正的宗教必须是一个内心自由的人所自由接受的宗教,这必须是信仰的绝对前提。
我们知道,若瑟是一位卑微的木匠(参阅:玛13:55),与玛利亚订了婚(参阅:玛1:18;路1:27);他是一位「义人」(玛1:19),随时准备履行上主透过法律(参阅:路2:22,27,39)和四个梦境(
京津沪之外,在华参与英法文主日弥撒的外侨教友统计(2011年6月15日)案例五:在华德语教友团体的牧灵照顾23早在1987年为与中国学术界寻找新的合作途径,圣言会弥维礼神父(P.WilliMuller,SV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