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我刚满45岁,忽然腰腿疼痛以致全身都不能动,在家躺了半年,有个老姊妹从珠海给我寄了一本《仁爱一生》的书,还有些老人来看望我,给我送药,慢慢地我好起来,但出来跟别人说话也不会说了。
那些写书攻击虚荣心的人,希望因他写得好而获得荣誉;那些读这类书的人,希望别人知道他读了这本书从而获得夸耀;我这个写这些话的人或许也有同样的欲望,而那些读这些话的人或许……虚荣根深蒂固地存在我们内
神父遇有困难,他或用自己的力量,或借助别人的斡旋,助其解决难题。对教会的传教事业不遗余力。明清鼎革之际,中国教务之所以能获得惊人的进展,与他的努力密不可分。(全文完)
把我们自己的生命与更多人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用我们的双手帮助别人活出更丰富的生命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全心归向上主,这就是我们基督徒应有的拜天行为;全心关爱他人,这就是我们基督徒应有的拜年行为——我们的爱就是带给别人最好的祝福。
我们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开一个医学的专业会议,北大医院一个急诊科的主任有一个分享,他的感受,他说我现在还没有自杀,但是我的感觉我在黑暗中孤独前着,我非常理解我们一线医务人员从医的就业环境,非常不好,压力非常大,也不被别人理解
是的,他不是一个清污的专家,他却带领大家接受了一个这样的责任和使命,可能他始终并不知道这会是一个错误,就像我们许多人会生活在自己或别人造就的错误中一样。
而且,我会为自己的生命感恩,如果我不懂得为这些而悲伤,那么,我要不是不断呻吟,一直沉浸在自怜自怨而无法挣脱;就是会不断抱怨别人。我会跟我太太说:都是你的错!
黄家城正是以他的教授与神父的特殊身份倾听他人,他宣扬爱,寻找与学生之间不可思议的联系,因而他所讲授的东西,往往深刻地影响别人,使聆听者终生难忘。
其次,我们的“给予”是基督的救恩在我们身上所产生的效果,即是基督徒的生活,这生活特别包括谋生的辛劳,工作的耕耘,对别人的关注、祈祷及团体的爱德等,生活的“给予”不在乎生活上的丰功伟绩,而在乎心意,真诚及在天主面前的真我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