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德训篇》中对此有着精辟的论述,只可惜他们的圣经中没有这卷书。)我又想到另外一个带有幽默味道的故事,颇有意思:有一个穷困潦倒的人求天主说:“主啊,请让我能够中奖,得到一笔钱吧!”
(达12:2-3;依26:19)在新约中,天国的来临是耶稣宣讲的主题,在他的宣讲中,多数强调的是生命与永生,而对死亡的论述不是太多。
教宗继续论述基督徒的希望,当天他以圣保禄宗徒在《罗马人书》中的教导阐明基督徒的希望具有喜乐的特徵,勉励我们做天主之爱的工具。以下是教宗方济各要理讲授的全文: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
教宗首先从伯多禄的蒙召论述天主的召叫,说明这一切都是在加利肋亚湖岸发生的:耶稣在那里召叫了伯多禄。他要伯多禄放下捕鱼的行业,成为捕人的渔夫(参阅:路五4-11)。
教宗在讲道中依照当天的《福音》和读经论述了3个人物的祈祷,即耶稣比喻中的法利塞人和税吏(路十八9-14),以及《德训篇》中谦卑的人(卅五15-17;20-22)。
来自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及教会的神父、修女和教友共19人作了精彩的专题论述。
教宗提到,圣方济各・撒肋爵在一封信中论述了关于耶稣的诞生,他想象撒罗满王“坐在用纯金包镶并有雕刻的象牙大宝座上,超过了世上所有的君王,如经上记载的那样”(参阅:列上十18-20,23)。
这是耶稣圣婴及圣容小德肋撒于1896年9月写下的一句名言,教宗方济各论述这位里修圣女的宗座劝谕的标题就是从中获取灵感。
这是现存最古老的以拉丁文论述玛窦福音的作品。公元三五六年,依拉略以主教身份参加了在法国南部贝济耶(Beziers)召开的主教会议。
《教理》就这样论述。问题在于如何确保坚振圣事在实践中不会沦落为“最后的仪式”,即“离开”教会的圣事。据说这是告别的圣事,因为年轻人一旦领了这件圣事,他们就会离开教会,等婚配圣事时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