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专访国家宗教事务局前局长叶小文
2010-06-15

为传统文化的土地没有受到伤害,很强,基督教代替不了。日本的神道教,大和民族的魂在那里代替不了。同理在我国的台湾地区,民间的信仰很活跃,佛教就在这个沃土上生长起来了,生长出四大山,都出高僧。

一位百岁牧者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上)
2021-10-17

一、令人称奇的善终从传统文化来讲,百岁老人去世属于喜丧。不过,失去这位前辈,我们大家心里还是难以割舍。

“梵二”会议与中国教会:中国教会对梵二大公会议的接纳
2012-04-16

(礼仪11)今天的中国教会应该踏上一个新的起点,将礼仪改革从实践的水平提升到一个更深层的水平,那就是礼仪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不是仪式的适应,而是探讨礼仪神学的本地化。

特稿:以基督徒的善良见证美好的福音
2013-04-15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良、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要求,主张独善其身、善心常驻。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

积极探讨当代世界秩序与宗教关系
2017-01-23

在所有对话中希望用我们的方式参与,让问题得到解决,让社会发展得更好,这既是神学的期待,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期待。

为爱服务的米睿哲神父
2022-11-28

他还用法文发表了30多部研究中国文化的专著,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精要》《中国的智慧》,他还与汪德迈教授合著了《理解中国》等代表作。同时他也致力于中法两国在研究、教育和文化交流领域的合作。

从阳澄湖畔:苏州教区主教公署和苏州工业园区天主堂看古今苏州教会
2025-03-10

换言之,瞿太素曾深刻地影响了利玛窦在华的整体传教路线及方向,即尊重和适应以儒家文化为主流中国传统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昔日苏州府常熟士大夫瞿太素教友对中国教会的贡献不言而喻。

王艾明:合一,普世基督教会的千年梦想
2014-09-30

在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举办的《纪念利玛窦逝世40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马英林主教就利玛窦神父独特的贡献做出三点总结,值得关注:1.特别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努力将基督福音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

彭小瑜:“爱天主之效,莫诚乎爱人”——全球史语境中的近代早期耶稣会
2014-11-11

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和天主教信仰及其所依附的西方文化兼容和沟通?宗教术语的翻译之争和礼仪之争已经很清楚指明这方面的重重困难。利玛窦的变通就足以克服这方面的困难吗?

中国教会的自身建设及其面临的挑战
2014-11-19

在这方面,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传统文化或许能为天主教的礼仪神学提供有用的启发,按照这种文化,礼的根本在于敬,没有敬的礼属于虚礼,有敬的礼才能益人和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