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地,我们的信仰应当扎根于那位降生成人的天主,祂进入历史,医治破碎的心。“信仰使良心从麻痹中苏醒,把手指伸入社会的伤痕,对人类和历史的未来提出疑问。
但归根到底,四本《真妙》是以位格化的天主为中心,以降生成人、从死者中复活了的主—耶稣基督为中心的。
除了教理、教义、教规等必须重申特伦托信经的基本原则外,还加强了教宗的至上权威。
他利用解释各种西方事物的机会,向中国人讲天主教理,印刻若干天主教要理书籍,分赠来客。他翻译了《十戒》、《主的祈祷》、《圣母赞歌》和《教理问答书》。
《天主教教理》对此有深刻的阐释:“祈祷是天主儿女对那无限良善的天父所作的回应……祈祷是与天主盟约的关系,在基督内所建立的关系。祈祷是天主的行动和人的行动。
但后来因为礼仪之争[当时利玛窦与其他耶稣会士认为中国人敬拜祖先及孔子是社会礼教,与天主教教理并无冲突。但道明会及方济会的传教士均表不满,认为这些礼仪是迷信行为。两派之间的争议便引发「中国礼仪之争」。
于2004年9月1日开学,理事会三位会长到班祝贺,蒋主教、张神父还有省厅的任继远处长也到班祝贺并讲话,刘素萍和张佳琴两位理事会长也代表联合会给修女们鼓励和祝福。
他的三百多篇道理,不但是圣经可贵的诠释,也是内容丰富的教理著作,更是信仰生活上活泼的记述。关于圣体圣事、司铎尊严、修道生活、贞洁问题、儿童教育等题材,都留下了他热情洋溢的文字。
(参阅教理464条)-天使对若瑟说:在她(玛利亚)内受生的,是出于圣神(参阅玛1:20);-……天主就派遣了自己的儿子来,生于女人…….
他的妻子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也按着所信的教理教养孩子。但他自己却不信,也不相信耶稣降来是为拯救全人类的意义,更怀疑天主存在的真实。因此,他常常故意嘲笑他妻子的愚昧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