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我们还可以由此引申出许多镜子,在心识上,财富是一面镜子,他照出了人心的贪婪与博大,权利也是一面镜子,他照出了人性的自私与无私,灾难也是一面镜子,他照出了坚强与懦弱。心灵这面镜子,我们每个人都有。
如果我们拥有这样的皈依心态,我们就会觉悟,也许信仰确实不能给我们带来财富、权利、地位、子孙、荣誉,但信仰确实满足了人与生俱有的本性,通过对创造主的认识和崇敬,不仅能给人带来来世的幸福,而且也解决了人的精神需求
这些天上的财富“没有虫蛀,没有锈蚀和贼偷”;(玛6:20)但须靠我们“含泪播种,才必含笑收割”。如此,耶稣许诺我们:“凡祈求的,就得到;凡寻的,就找到;凡敲门的,就给他开”。
他主张妥善使用上主赏赐的塔冷通,保障日常所需之外,尽可能地为他人、为社会多贡献财富或力量。纵然有一天身处高位,更要将不义之财,毫不犹豫地拒之门外!
耶稣从周遭的生活中撷取例子,例如挥霍了主人的财富而被主人解雇的管家,或者一个每个时辰都招募工人的葡萄园主人。耶稣的故事都很紧凑,让群众听得全神贯注,并深深被他吸引。
由此我们会发现他们是我们信仰生活的典范,因为内心的渴望超过了现世利益,他们没有以财富和快乐为满足,而是不断地追求那真正的幸福。他们跟随着异星的引导,终于找到了救主,献上了他们的礼物。
首先圣父是万有真原,天下万国的权力和财富是由圣父支配,魔鬼把本不属于他的东西赐予别人,只是个弥天大谎。
有人把消除孤独依赖于财富,可是许多看似什么都不缺少的富人,虽每日有大餐、宝马、会所、忙碌和欢笑相随,但只要稍稍浏览一下媒体对富人的报道,就会感受到在这灯光琉璃背后的虚无和寂寥。
她的生活无忧无虑,甚至看不起那些变卖自己的财富,热心祈祷、守斋、服侍教会和行爱德的人。几个重大事件对安杰拉的生活影响很大,这些事件就是1279年的强烈地震、飓风、长年战争及其后果。
“是穷人在决定是否为我们敞开永恒生命之门,他们不将自己视为今生的主人,不将自己置于别人前面,他们只在天主内享有自己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