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四旬期乃是让我们通过守斋、克苦、祈祷、作补赎、哀矜施舍行爱德等善功不断促使心灵的净化与圣化,在节制饮食、减少娱乐的同时,借着长久的祈祷、静默、认真反省自己的灵修状态,究竟是进步?是原地踏步?
天主的喜悦充满了匝凯,他对主耶稣说:主,你看,我把我财物的一半施舍给穷人;我如果欺骗过谁,我就以四倍赔偿。一个被主更新的生命,获得了喜乐和自由。
耶稣讲的在圣殿祈祷的法利塞人,他本来行了许多善功,守了许多大斋,施舍了许多财物,一发骄傲,前功尽弃(路18:9-14)骄傲,贪图虚荣,他们在世已得了他们的酬报(参玛6:16)。
渐渐地有了好名声,有时要饭的络绎不绝,她都一一施舍。那年秋天,他家迁入新居,一天有个乞丐趁人不注意,进了一间还没住人的房子。他见乞丐坐在炕上怒从心起,喝斥道:“要饭要到炕头上来了,快出去!”
他们常常利用能让人看得见的外在行为表现信仰:长时间在街上祈祷,卖弄施舍,装出禁食的样子,他们一直希望被他人看作善人,但忽视了心灵的内在生活,最终让自己的信仰生活走向了形式主义的危险境地。
他年轻研读神学的时候,就看到不断的战争和饥荒给人们造成的贫困疾苦,于是变卖自己所有不必要的东西来施舍穷人。事实上,他一生不断祈求天主的,就是具有热忱的爱德。
关于意向纯正,坎塔拉梅萨神父提到耶稣的强烈警告:当你施舍时,不可在你前面吹号,如同假善人所行的一样…当你祈祷时,不要如同假善人一样(玛六2,5)。
深层次的“营养套餐”,是指能产生长久幸福感、自信感、归属感和自我成就感的事情,例如施舍、坚持祈祷、帮助他人、分享……能让人心灵更加博施广爱,愉悦喜乐,心平气和,心胸宽广,温柔婉约。
变卖你所有的,施舍给穷人,你必有宝藏在天上;然后来跟随我。”(玛19:21)这正是善牧为羊舍身和圣召所关注的。教会虽行走在俗世事务上,但跟随耶稣善牧的榜样,恒常提醒信友不要耗损他们对回应圣召的热情。
施明德说:“宽恕不是姑息,也不是通过原谅别人来获取阿Q式的精神胜利,更不是强者对他人施舍怜悯时所具有的倨傲姿态;宽恕是一种善意与善行,有善意者能自我肯定与超越,有善行者能改变社会,使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