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何光沪:基督教是正能量 对中国有正面作用
2014-11-11

换言之,这么多的中国人都是基督徒,基督教已经成了这么多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那么当然也应该说,基督教已经是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了。

从神学的角度思考“一带一路”
2016-11-23

“正念”的一个特殊表现形式,我们可以从亚洲和中国文化的表达方式中察觉:亚洲人和中国人注重给对方“留面子”,而避免让对方“丢面子”。这表明了努力追求善德,以积极面待人,而避免使人承受“雪上加霜”的压力。

利玛窦的信仰经验,对今日福传的影响
2010-05-11

“鉴于其丰富的科学和灵修活动,实在不能不为其在完全尊重中国文化与灵修传统基础上展示的创新的和卓越的才华所深深地打动。

王作安:在中国天主教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2018-11-16

明末清初发生的所谓“礼仪之争”说明,如果不尊重中国文化和传统习俗,天主教就很难在中国土地上立足。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天主教如果不毅然选择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就会走上与社会主义对抗的绝路。

认识愤怒 改变自己
2021-09-16

一、正视愤怒,接纳愤怒中国文化中是压制人直接表达愤怒的,《论语》中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迁怒,不贰过。”老子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

我们的将临期
2024-11-28

严格来讲,中国教会还是“传教区”,基督徒的人数,我们对社会的服务,对中国文化的贡献还是微乎其微的。经历了文革的艰难时期,教会停滞不前,缩减很多。感谢天主!

一位商人的信仰历程
2014-08-07

黄人酷爱文学和中国文化,《人民海军报》曾发表他的一篇论文《刀钝怪肉老》。

山西:太原教区信德年主教牧函“不要怕,只管信”
2012-10-03

如果一味的以中国文化来诠释基督宗教的信仰就很容易陷入以人文本而非承认天主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是一切生命的根由、保存者和终结者的误区。

澳大利亚天主教会以及华人公教团体
2004-06-14

这个团体称为“亚洲中心”,视华语和中国文化为一个共同基础。有此活动中心后,牧民工作正式展开。

潘立勇:论宗教有无“正能量”?
2014-11-19

中国文化的革新,就应该从体现人性开始,如此之下,中国不论有无自己的宗教,相信都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