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9月成立时,第一任枢机主教田耕莘发表了《我对于教会出版事业的热望》(该文由方豪代拟),主旨谓“教会应当跟上时代,时代是巨人,是洪流,个人被时代埋没是小事,但负有传教使命的教会因自己不努力被社会隔绝
所以在遇到别人反对自己的时候,总是忙不迭代去解释自己,说明自己。殊不知,这种说明更加的软弱无力,反而会让别人意识到他们内心有多么的空虚与彷徨。
在家里孩子们同意之后,由于当时神父去不方便,这位教友就只能为女老人“代洗”了。神父感谢了他们两人充满爱心的行动,主耶稣教导的中心就是彼此相爱。基督徒信仰的中心就是爱我们的天主。
初代教会“众信徒都是一心一意……凡各人所有的,没有人说是自己的,都归公用”(宗4:32)的景象,正是这种精神的具体实践。
总结反思《申命纪》第十八章在教导我们:圣职者的生活应由信友支持,而其职责是完全为主服务;信仰必须完全纯洁,不可掺杂迷信、占卜、风水等异教残余;真先知是天主拣选、代祂发言的人,我们应听从;耶稣是那位“像梅瑟一样的先知
三、代兄立嗣的责任(申25:5–10)问4:什么是“兄弟婚制”?为什么要这样规定?答:兄弟婚制(Leviratemarriage)是古以色列保障亡兄后代、继承名号与产业的制度。
所有职员大部分都是基督徒,要求他们每天念早祷和晚祷,每主日和瞻礼都必须进大教堂参与弥撒,通常是早上5点就起床,徒步5里地到教堂。
在香港,教区礼仪委员会发出通告,吁请各堂区于过去两个主日的各台弥撒,在信友祷文中为候任主教周守仁神父祈祷,“求主赐他智慧、毅力和健康,好能领导香港的天主子民,在现今社会,宣扬福音。”
1874年11月17日,香港监牧区晋升为代牧区。新安县(今宝安)、归善县(今惠阳)和海丰县被划归香港代牧区牧养。如当年惠阳(黄家塘)若瑟堂得以修建。
当年赵匡义的不义之举,在赵构这一代得到了报应。“太子”死了、“继承人”没了,自己绝嗣了,这是赵构心中永远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