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20:25)事实上,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死亡给门徒们打击很大,十一门徒挤在吃最后晚餐的那间房子,门廊已深锁,窗户也关着,以阻挡窥探的目光,多默因有他事,脱离团体,所以错过了与复活的耶稣第一次会面的机会。
在提到一些经常出现的,通常被错误地认为美德态度时,教宗说:望德不是乐观;它不是欢快地对待事物能力,以及快乐地继续行动的能力,这里提到的是乐观,而不是望德。
若望福音第六章中五饼二鱼的奇迹满足了追随耶稣的人们的饥饿。然而,如果单单只是为了那可损坏的食粮而劳碌的话,主却告诫群众说这远远不够。要为那存留到永生的食粮劳碌。
我们每次在感恩圣祭中纪念上主,也是如此:我们领受与基督忠仆共融的圣事,是为听从祂的命令,彼此相爱,如同祂爱了我们那样(参:若十三34)。若我们领受圣体,却没有诚意彼此洗脚,我们就认不出上主的奥体。
这个故事是朋友传给我的每个主日,圣若翰·维雅内神父讲完又讲,每次讲的都是一模一样的道理,而且内容简短得很:要是真的知道圣体中的耶稣对你的爱有多深,你准会开心过度而死。
若望宗徒清楚指出,耶稣先返回父那里去,是为信徒和我们众人预备地方(参若14:2)。况且,耶稣若不回去,护慰者便不会到我们这里来(参若16:17),这位护慰者是真理之神,他来时要把我们引入一切真理之中。
教宗解释道:「那时候,有一个癞病人来到耶稣跟前,跪下求祂说:『祢若愿意,就能洁净我。』跪下恳求正是祈祷的动作。癞病人的这番话等於是在挑战耶稣说:『我是人生的失败者,但祢可以反败为胜。』
明代入华的耶稣会神父在翻译天主教经典时,新创出“天主”一词为造物主Deus的译名,为传教的方便与效果,将中国先秦典籍中的“天”和“上帝”译作天主,耶稣会士白晋、马若瑟、傅圣泽等认为“在中国古书中闪耀着天主教某些主要信条的痕迹
我到过某堂区参与弥撒,弥撒前祈祷时间特别长,因为是若瑟月,若瑟祷文就念了两遍;有些经文反复念,教友们并不真正明白祈祷文的内涵,而只是念滑句,有的则有口无心,这样的祈祷不但不利于福传,还严重影响着发展。
在若望福音第一章四十五至四十七节中,斐理伯遇到纳塔乃尔,就向他说:梅瑟在法律上所记载和先知们所预报的,我们找着了,就是若瑟的儿子,出身于纳匝肋的耶稣。纳塔乃尔便向他说:从纳匝肋还能出什么好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