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的宗教生活需要宁静也需要欢乐,需要独处也需要聚会。怀着美好的心情我进入梦乡,期待明晨山顶圣母大殿的圣餐。拜见老神父老神父叫赵鸿声,年届九十,是苏州教区车浜天主堂的老本堂。
当地华人堂区神长教友每年都邀请来自大陆的神长修女们到密歇根湖边野餐聚会。整个培训活动丰富多彩,参与的神长们感触良多。以下便是部分神长的心得体会。
除了星期天进堂,我们小区基督教教徒每一周有两次聚会,我们也参加,一起唱圣歌,学习圣经,一起交流分享,他们给我们生活提供了不少方便和帮助,增加我们生活的乐趣。
仅一年多,我就传了一千多人领洗进教,一个聚会分享的教堂已成了燃眉之急,于是我找到了大队支书,要求一块教堂地皮。同时我们大家一起祈祷,望主开恩成全。
目前,望厦主日学有120多个儿童,圣经阅读班有20多人参与,每周聚会一次,大家一起读经查经。钟神父强调,教会要特别重视圣经,推动圣经分享。不认识圣经,就是不认识耶稣基督。
正如教宗本笃十六世的教导:「每一次在圣祭礼仪中庆祝圣体圣事就是实现天主子民末世的聚会。
圣经分享给我们的一个直接的感觉是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因为过去大家聚会分享,侧重于讲道而忽略了通过圣经触及自己内在的生命,而这次与以往的不同之处,即在于强调和突出分享自己的灵修生命,看天主在自己生命中所做的工作
希望这样的聚会成为共融的惯常方式,相互支持,团结合一。二.奉献生活年的希望从奉献生活的恩宠之年中,我最希望的是什么?1.我说过一次,愿它永远是真实的:哪里有修道人,哪里就有喜乐。
希望这样的聚会成为共融的惯常方式,相互支持,团结合一。二.奉献生活年的希望从奉献生活的恩宠之年中,我最希望的是什么?1.我说过一次,愿它永远是真实的:哪里有修道人,哪里就有喜乐。
每个成员在接受一定的团体生活培育之后,就必须离开,他们需要靠自己解决生计问题,但每个月有一次团体聚会。总之在生活上需要自给自足,而祈祷和团体聚会则是该团体存在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