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特稿:从教会学角度展望中梵交谈
2017-02-10

西方国家如西班牙、苏格兰、北爱尔兰等并没有「自由」问题,然而同样存在者民族分离主义,也同样存在恐怖主义攻击。

南京、包头——鱼雁传书两地情
2008-03-14

世界变了,变得世态炎凉、人心不古、物欲横流、金钱至上、腐化堕落、道德败坏;物质主义,享乐主义无孔不入的侵蚀我们;魔鬼肆无忌惮的进攻我们。这就是常说的罪恶的潮流太猖狂了。从17世纪到20世纪愈演愈烈。

圣教礼仪的神圣与尊严不可侵犯
2012-07-25

这里还要强调一点,如果不接受教会的活训导,那就连圣经也不可靠了,因为我们的73卷圣经之所以为圣经,也是由教会的活训导所决定的,即1546年特利腾大公会议决定的。

访教会史博士田炜帅神父
2015-06-03

面对不同的文化,从大的方面来说,它给人一个强烈的普世教会的经验,同是基督徒,生活信仰的方式是如此不同,同属一个大公的教会,地方教会的独特性又是那样的鲜明。

台湾礼仪委员会执行秘书潘家骏神父专访
2012-03-02

潘:在这次论坛的报告及讨论中,我感受到与会者身上所具有的那存在于中国世代传统以来的宗教热情,并且渴望将这份热情带入梵二大公会议所热切期待的礼仪革新中。

辽宁教区:信德年牧函 在信德上站稳
2012-10-22

这一年凝聚着双重的周年纪念: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开幕五十周年及《天主教教理》颁布二十周年。教会邀请全球天主子民在这一年中特别彰显信仰的力量和美好,如教宗手谕所言信德之门一直为我们敞开。

汤汉枢机推荐:慈悲敬礼及圣傅天娜修女的小传
2017-01-10

这位来自波兰的教宗分别在1993年4月18日和2000年4月30日两个复活期第二主日先后将傅天娜修女册封为真福和圣人,同时,在千禧年把复活期第二主日正式定为“天主慈悲主日”,使其从民间私人敬礼正式提升为普世性大公教会的一个重要礼仪敬礼

特稿:天主教对中国祭祖认识的演变
2017-03-30

三、当代祭祖的拓展20世纪60年代罗马天主教第二届梵蒂冈大公会议召开,鼓励地方教会学习本地文化和传统,让基督讯息进入并圣化本地文化,进行教会礼仪改革。

罗马:教宗本笃十六世发表2011年四旬期文告
2011-02-23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教父们吁请教会的全体牧人们更加充分地运用四旬期礼仪内有关圣洗的特别要素(《礼仪宪章ConstitutioDeSacraLiturgia.SacrosanctumConcilliun

以三个基督徒群体特征看当今中国教会
2012-02-23

另外,在黔西北农村地区,男尊女卑,大男子主义观念依然存在,这使许多村妇在事实上处于一种弱势地位,这也促使当地女性容易接受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