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庆军神父在泰安东庄时,一个仅500教友的堂口10年中就有相继7人晋铎,神父每年春节慰问圣召家庭、敲锣打鼓贴对联;圣召节召开圣召家庭茶话会,号召教友响应天主的召叫。
如今时过境迁,张庄每天早上进堂的约有70位老人,主日弥撒约有400人。堂区活动严重受限,缺少活力。
他在中条山驻防的三年期间,创办少年军校、铺路修桥、赈灾救贫,助民收割等,一边抵御日军进攻,一边在战争间隙,还和老百姓搞军民联欢、慰问当地老人等,在当地民众中口碑很好,军民关系十分融洽。
有一次,他们去看望教外的两位老人,老人的房屋破旧不堪,遇到下雨天,屋里屋外同时下雨,于是他们买来材料,帮助把房子修好了,老两口感动地说:天主教的人真好!
1949年张志恒参加渡江战役前留影战乱中的纯良信仰老者名叫张志恒,邢台人,现居山西长治市,已83岁的他,看上去不过七旬,炯炯有神的眼睛和洪亮的声音使老人看上去十分硬朗。
以前不理解两位老人把陌生的病人接到家里花钱给他们治病;还把浑身污垢的乞丐安置在家里吃、住,给他们衣服等等。
父母二位老人信仰还算热心,但这里没有聚会点也很少能参与弥撒。在交河城周围的村落中,也有些分布零散的老教友,总共不过六七十人,也是因为没有聚会地点加之老年人居多,行动不便,很少到堂区的教堂参与弥撒。
当队伍进入全国最大的经纬纺机制造园区,街道上不断出现晨练的老人。他们惊讶地、驻足观望……青年们遂举步向前以晚辈的口吻向他们送上新年的问候和祝福。有的青年为给一位老人送上一句问候,竟不惜跑出几十米。
当时两位不同信仰的老人之间的美好友谊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对星云大师及其与天主教的交往了解很有限。
祝福完毕后,他闭着双眼靠在床上,面带笑容,用手指着说:“主耶稣来接我了,他穿着白衣服,手里拿着一把钥匙。”老人说着说着就安然去世了,老人功德圆满,天心月圆,无疾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