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进德针对中国社会老龄化的现实,在石家庄和邢台分别成立了两座老年公寓,帮助一些家庭照顾老人,同时收养一些无家可归的孤寡老人。北京、上海、吉林、沈阳、乌鲁木齐及河北等地教会也分别开办了老人院。
而世界上因为自然环境堪忧的不平衡而经常发生的天灾,导致移民、难民和无家可归的人日渐增多。
到了家里,我还是觉得无家可归,不知何处是家。父母亲的墓地离我的家不是很远,是在一个青翠树林掩映下的半山腰上。
今天,我们修会在两家老人院服务,尤其服务那些孤寡和无家可归的老人,都有老院长的言传身教影响。
当时有一位60多岁的老太婆流离颠沛,无家可归,袁先生就把她收留在自己家中。几年后老太婆的丈夫,因自食无力,也到袁家来就养。袁家待两位老人和自己的父母一样。
回族人士马天英多方募捐,在小沙渡营造了数十排平民屋,并建造了一所学校和一座清真寺(即现在的沪西清真寺),解决了一批逃难的无家可归的回民的住食问题。
然而,有时候,不论我自己的感受如何,我必须向全世界发出一个请求……这就是我的请求,是为了那些挨饥受饿、贫病交加、无衣蔽体和无家可归的人们所做的请求,是我冒着使人头疼和作出牺牲的风险所做的请求
耶稣告诉我们,对他人──异乡人、病患、囚犯、无家可归的人,甚至我们的敌人──的爱,正是天主用以判断我们行为的标准。我们永远的命运就与此有关。
1853年4月,戴道济神父开办了第一座医院——圣十字架医院,又在医院附近建立一所孤儿院和救济院,用来收容沦落街头的孤儿和无家可归的穷人,从此,圣十字架修女会走上了通向社会服务之路
龙田村有无家可归男孤老八名,村委会曾要求郑主教设法收容,郑主教遂于1997年12月兴建天主教仁爱安老院小楼,一供办公,称师谦楼;一供住宿,是玫瑰山庄的附属机构,收容对象为60岁以上的孤老,不分性别、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