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西泰利先生行迹》对此有一段描述:时(利玛窦卒后),有内宦言于相国叶文忠(向高)曰:诸远方来宾者,从古皆无赐葬,何独厚于利子?文忠公曰:子见从古来宾,其道德学问,有一如利子乎?
它的文化性、娱乐性与反智主义倾向使它远离神学思辨、远离理论;它从未试图从神学、哲学与思想理念上征服形形色色的读书人与上层人士,而没有知识精英、政治精英、社会精英的大量介入与参与、没有源源不断、与时俱进的社会营养与文化营养
同时,澳门教区有三份教会报刊,分别为葡萄牙文的《号角》周刊(Semanario"OClarim")、中文《晨曦》和《澳门观察报》。
幼名帝象,读书时取名文,字德明,号日新,1886年改号逸仙。在欧美多以孙逸仙的名字发表文章和讲话。由于家境贫寒,孙中山6岁便开始参加农业劳动。
刘文广、乔玉涛、王永梁等教友无论请哪里的神父,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无论工作多么繁忙,只要堂里一句话就会放下自己的事,奉献自己的车和时间接送神父,他们说:天主的事最重要。朴实的一句话道出了心中对主的爱。
该学院是三所中国天主教教会大学之一,他说:这项研究为全面了解二十世纪在华传教事业特别重要,但由于中文资料的缺乏,至今没有一本专著,于是我以法文档案为主,辅之少有的中文资料,完成了510页的论文,为这段历史填补了空白
文革后,金沛献神父、丁惠文会母以及白志洁、张玉清、白素芳、白淑珍四位修女获得平反,于1980年5月相继返回教会。之后崔玉信神父也回到教会。
近日再次细读该书,并统计自1990至2000年期间国内有关圣傅天娜修女的灵修日记及有关天主慈悲敬礼的报道和中译著作时,我终于理解了傅文辉神父昔日在编译和面对圣傅天娜修女的见证时之所言:“读来觉得内含一团热火
〖求圣若瑟垂佑文〗福哉!若瑟,我于困苦中奔赴尔前,既求尔至圣净配之助,又复切求尔佑,因尔与无玷童贞天主母相契之情,及尔怀耶稣圣婴时所发慈爱。
与人言语不由中,讲到学问,总有自文浅陋之意。席散后闲谈,皆游言。见人围棋,跃跃欲试,不仅如见猎之喜,口说自新,心中实全不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