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文明社会的一个缺点就是造成人与自然的日益分离,人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其结果便是陷于世俗的泥淖而无法自拔,追逐于外在的礼法与物欲而不知什么是真、善、美和圣。
多神论并不意味着包容他者,基督徒并不因为五百罗汉里面有耶稣的名字而认为已经被佛教包容,穆斯林也并不因为巴哈伊教尊敬穆罕默德而认为已经被巴哈伊包容。
但他的面孔映射出那愿景之美,这愿景在东非洲,那许多由他装饰的彩色教堂壁画里,不断重复地被体现出来。尤其是他那极蓝的眼睛,展露出他灵魂永不衰老的特质。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耶稣说己之所欲,施之于人(参路6:31)都非常美。所以在人性最基本需要的时候,它就是对等的。
在其近一个世纪的人生旅途中,无论生活多么艰辛,也无论逆境顺境,他始终对主、对人、对人生充满信心、爱心、同情、希望,谦虚纯朴,充满了人性的美。他与宗教界同仁友好对话,与社会各界和平共处。
这样一来,不仅是科技上的真、善、美,也包括艺术、思想、道德、宗教等等层面,都成为人们对于真、善、美的探求的对象。
既然天主常常拣选不完美的人来成就他完美的事,我们就不能一味的苛求他人一定要怎样,更多的是反求诸己,如何取长补短,接纳包容,共同建设教会。
不回归,我们又怎么能体验并宣讲基督福音的那份美好呢?愿彼此共勉!
原来今天神父跑了四个堂点送弥撒,任三窑子、缸房营子、何家圐圐、美岱召,最后来到这里;加上当时正浇地,水漫在土路上,道路泥泞不好走。
同时我们也积极参与教会的各种活动,在教区主席团金春路神父和树兵+美茹夫妇的一再鼓励下,在天主圣神的引领下,我们参加了更深周末。希望更多的夫妇能得到这份幸福,我们愿意成为慈悲与喜乐的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