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迁供圣体:弥撒后移离未领完的圣体,是一古老习惯;随着13世纪教宗乌尔班四世推行圣体圣血节,圣周四黄昏弥撒后恭移圣体,渐以隆重的方式进行。
疗养院收治的病人,大多数都来自秦岭以北的农村的生活不能自理、无依无靠的残疾麻风病人,给他们进行康复治疗并供其养老。
洞口宽1.5米、高2.5米、洞深5米,内设祭台并在玻璃柜内供着一尊青铜若瑟善终态像。雨季洞底涌泉。洞内的石碑上刻着捐款人的名字。
原修女院投资3万元改建为抚顺天主教晚年关怀养老院,设有80张床位供老人居住。
笔者经历了几次学习班后,发现了很多值得商榷之处,故此提出供大家品鉴。第一,能否定向培训,并增加不同的培训形式。
虽然航海主日不在天主教会礼仪年历之内,但教区礼仪委员会亦与堂区分享相关资料,供牧者及信徒参考,让他们在弥撒的祈祷意向中为海员祈祷。事实上,全球九成五货品都通过水路运送,背后全靠海员默默耕耘。
因两者的职责相类似,到后期都主教和总主教的名称和职位在西方教会渐渐合二为一,都会的主教即成为教省的总主教,教省总主教所在的教区亦被称为总教区;教省总主教会被教宗授予总主教领带,供他在教省的重要礼仪中佩戴
作为神,他是不能用偶像来供的,但作为道成肉身的人怎么可能没像,没有像倒反而显得不真实。只要不是对它盲目崇拜就不能算作偶像。在英语中,偶像(fetish)的另一个意思就是迷信(盲目崇拜)。
天主不是一幅画,而是真实的风景;他的存在不是为供我们仰瞻研讨,而是为让我们身临其境。只有我们身临其境,我们才能切实地感受到他的美好,了解到他在我们生命中的位置。所以我们需要以身心去经验天主。
(一)传一个“天主圣三”的信仰以下是笔者多年来向外教人传的信仰,这种信仰外教人听起来很容易共鸣,今写出来供各位有心“福传”的同道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