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许多人虽为平凡的人,内心却装满了太多的东西,金钱、名利、地位、人情,让太多的东西占据了自我内在的空间,日积月累,不堪重负,致使信仰成为了外在的形式主义。
首先是形式主义的危险。
这活水正冲刷着当代信仰的疲乏与形式主义。
但要注意的是,在历史中我们也看到了形式主义的礼貌,这种礼貌可以变成掩盖心灵枯竭和对他人冷漠的面具。人们常说:光鲜的外表下隐藏着恶习。宗教也未能避免这样的威胁,它会让人陷入形式的世俗精神。
他追求正义、仁爱和一个更人性化的社会;他同情社会中的边沿人,认为“人”比宗教、制度、传统都更重要;所以他反对法利塞式的形式主义,认为“天主是神,朝拜他的人,应当以心神以真理去朝拜”。
显然这种以保护传统文化为幌子的形式主义的东西很不靠谱,虽然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号,却干着自我矮化的实事,甚至让外人感觉大陆人是一个对本民族文化极度自卑也缺乏自信的群体。
这种活泼的祈祷模式,助人摆脱形式主义,在共同祈祷中建立“同心合意”(宗1:14),成为团体和谐的基石。
他们的这种极端的形式主义,激起了耶稣强列的反感及责斥。(玛23:1-36)当然,在耶稣的友人中有几个也是法利塞人,比如请耶稣吃饭的法利塞人首领(路14:1)。夜访耶稣的尼苛德摩(若3:1)。
循着这条路线,大会也要求修院和其他培育候选人的进程应当与团体的日常生活紧密连结,以避免「形式主义和意识形态的危险」。司铎独身制谈到司铎守独身的议题,《报告》搜集了大会过程中的不同意见。
的确,在做门徒的经验中,我们经常面临一种危险,那就是陷入惯性、礼仪形式主义,以及不断重复却不更新、不回应当下挑战的牧灵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