祂只想以爱拥抱我们,只想让我们认识到慈悲的天主对我们的爱,只想让我们知道,我们每个人,无论过去做过什么事,在天主的眼中都是非常地可爱!
我们每个人蒙召在耶稣内,通过圣神,像天父一样慈悲待人,喜乐生活。在天主圣三内,基督徒的生活在地如同在天堂,在善尽责任中迈向永恒。愿光荣归于父,及子及圣神,起初如何,今日依然,直到永远。阿们!
我们各自的传统们教导真理、慈悲、和解、正义与和平。我们必须重申要始终为人类服务。我们必须共同警惕滥用天主之名、滥用宗教之名以及滥用对话本身之名的行为,并警惕宗教基要主义和极端主义带来的危险。
我们怀着信德在慈悲禧年圣心月里跨越了伯多禄大殿的圣门,我们仰赖天主的奇异恩典,罪恶已蒙得赦免。感谢天主的爱在普世何其美妙!
“马槽”要求我们在有需要的弟兄姊妹身上,认出耶稣,并以慈悲服事他(参玛(25:31-46)。4现在,我想反省耶稣诞生场景的不同元素,好能欣赏它们的更深意义。首先,寂静的黑夜,满布星星的背景。
对天主的「义怒」(iraDei)与「慈悲」(misericordia)要有平衡的理解。4「当你惩罚仇敌的时候,你也光荣了我们,召叫我们归向你。」
灵修意义:耶稣借此讽刺宗教形式主义:他们对法律的“洁净”要求比慈悲更重要。他们的行为与信仰割裂,这在今日仍值得反省:我们是否只注重外在宗教礼仪,却忽略内在的爱德与怜悯?8.
祂的慈悲是我们重新站起的希望根源。总结默想:这段经文是一首信仰的“战歌”,是一位即将殉道的宗徒,向年青主教发出的鼓励:核心亮点:耶稣的复活是福音的中心:我们要时时牢记,祂是活着的主。
教宗指出,小德兰灵修的精髓,不是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对天主慈悲大爱的全然信赖。这份信赖,是小德兰对抗当时流行的、过于严苛甚至带有杨森主义色彩的“正义”天主观的回应。
4月12日,耶稣慈悲主日,在堂区神父带领教友们探望渐冻人吕霞的爱心活动现场,笔者见到了刘世珍教友。她60岁出头,微胖的身材,面容慈祥,态度和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