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不是毫无节制,也不是个人的自由意愿高于一切,更不是自我的绝对主义。当人相信自己是绝对的、不再需要依赖别的人和事物、可以为所欲为时,最终必将否定自己的真实本性,并丧失了自由。
阅读一些教父对5世纪“野蛮人”迁徙的反应也很有趣:一些教父,如圣热罗尼莫,提出了灾难主义的解释,认为这些民族的到来是文明的终结;而另一些教父,如马赛的萨尔维安在《天主的政府》(440-450)中则认为这是基督教新时代的开始
5.有关这方面的教义和教规早在大公会议后曾由宗座劝谕«家庭团体»广泛阐述。
在当今功利文化环境和经济挂帅主义的影响下,教育是否就要屈从这两股势力呢?为了能入读名校而要年轻人不断地补习,赔上他们的青春岁月。为了能譲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不管是健康与否,只求实际,不要理想。
没有了神贫做基础的爱德行动,会沦落为单纯的行动主义,甚至是施舍。作为一个整体,我们有必要从教区的层面采取行动,让我们教区和堂区的活动方面,也能体现我们的神贫精神,以实际行动来支持并鼓励关注和照顾穷人。
人有自由分享的本性,但在心中他却察觉到一股奇特的重力,使他转向自我,把自己奠定在他人之上和与他人对立:这就是自我主义,是原罪的结果。
他抨击因其严苛和伪善的新教权主义而不愿为非婚生婴儿施洗的神父。他宣称,上帝救赎了我们所有人……不仅是天主教徒。每个人,甚至无神论者。
其实即使今日,宗教界中存在的功利主义言行和迷信色彩以及宗教极端狂热主义思想,仍然该引起包括宗教界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关注,坚决予以严词拒绝、痛批,彻底涤除。
由上述的话大家可清楚看到,禁食是一项重要的克己工夫,是克胜各种不羁的自我主义的灵性武器。自愿舍弃口福之乐和其它享受,能助基督的门徒控制因原罪而削弱了的本性倾向,因为原罪的恶果影响着我们整个人。
神职人员尤其应以牧灵为重,突出牧者角色,减少行政事务,发挥共负责任,权利下放,集体领导及互补原则的精神,摈弃神职主义,让平信徒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教会内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