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谈到,古代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有一本拉丁文著作,名叫《几何原本》,在欧洲影响深远,可惜要译成汉语很难。徐光启说:既然有这样的好书,您如果愿意教我,不管有多么困难,我也要把它翻译成中文。
在希腊是优爱,即爱优秀者,但对弱势群体则不能施之以同等的爱。现在所谓的宽容和谐,实际上主要来自于基督信仰的影响。至于耶稣基督所倡导的博爱精神则超越了人的差别,他让人爱所有的人,包括仇人。
教宗提到圣保禄宗徒和圣史路加、玛尔谷和玛窦的记载说,新约中关于建立圣体圣事的传承是用希腊字来表达的,意思是感恩和降福,直接取自希伯来语(berakha),这个字指的是以色列传统上的隆重祈祷。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领希腊联军渡过达达尼尔海峡,开始了人类最著名的军事远征,就在出发前夕,他将自己的财产全部分给了手下战士,有人问他给自己留下什么,他的回答是“希望”。希望,多么美好的词汇。
龙基神父表示,怜悯一词在希腊语境中指的是感到腹痉挛。因此,真正的怜悯不是抽象、崇高的思想,而是身体的疼痛。这样的疼痛促使慈善的撒玛黎雅人没有像司祭和肋未人那样走过去(参阅:路十31-32)。
教宗提到他与大公宗主教巴尔多禄茂一世今年4月访问希腊莱斯沃斯(Lesbo)岛,他们从难民的眼中看到了战争的悲苦和人民对和平的渴望。
……信中还构成了圣洗和圣体两大基督信仰生活基本圣事的引言、是一篇向司铎认识到铎职完全从基督开始;用在希腊文中意为主教的词汇称呼基督。而这一词汇的根本含义中,包括了督导的意思。
在希腊文化后古典主义演进中,经过宗徒们不辞劳苦的宣讲天主福音,基督教文化很快就成为欧洲文化的基础。
芬兰、挪威、瑞典、丹麦、希腊、斯洛伐克、塞尔维亚、图瓦卢、汤加、斐济、英国、新西兰、库克群岛等国家的旗帜上均有“十字架”。
在《旧约》中,“智慧”的人格化以及智慧的概念都源自希腊哲学,特别是柏拉图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