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文学大师林语堂说:世界上许多伟大的老师,他们的人格似乎较学识更有影响力。当我想起苏格拉底,与亚西西的圣方济各,并非因为他们写过任何巨著,而是他们流传下来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早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文学院,故文学功底之深厚自不必说。
他在耶稣会修院的全部学程是:初学期后,读文学两年,专修拉丁文。接着攻读哲学三年,最后神学四年是在河北省献县修院完成的。其间卒试培训是在母校徐汇公学执教数学。
假如在音乐、艺术、诗歌或文学中缺乏情感,会变成怎样?如若从这些修养中除去情感,生活会变得枯燥无味和贫乏,生活亦会变得荒凉和冷清。
因她的文学特长,被修会保送到美国教会大学深造。在两所著名大学取得了灵修神学、牧灵神学硕士学位。2006年回国后,在修院和各教区讲课,足迹遍布各地。
就是这样一个聋哑盲人,以令人难以置信的超人智慧、惊人的毅力考取了哈佛大学,成为人类历史上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第一位盲聋人。有志者事竟成,海伦同时还学会了法语、拉丁语和希腊语。
《指导》建议一些方法,帮助教理讲授实现更好的效果,借助教学程序和圣事,强调第一福传、奥秘教理,关注生态和《赞美主》通谕,尤其是突出“艺术之路”,强调本地艺术、音乐、文学等等。
其中涉及有大量的抽象、深刻的词汇,例如圣神七恩“敬畏,孝爱,聪敏,刚毅,超见,明达”迦拉达书选段:“依圣神行事的结果是:博施广爱、愉悦喜乐、心平气和、心胸宽广、慷慨大方、心底善良、待人忠诚、温柔婉约、节制自律”等,作为文学巨著的圣经
第一批词汇是教育性的,主要来源于智慧文学,也就是圣经中教导人们怎样生活才能找到真幸福的那些书。父母、老师、有经验的长者(“智者”)有责任帮助孩子们和学生们不仅在身体上成长,而且特别是在精神上成长。
这种对精神升华的追求,推动了艺术、文学、音乐等文化形式的繁荣发展,许多伟大的艺术作品都蕴含着对天主的赞美和对信德的深刻表达,成为人类文明传承的瑰宝,见证着信德在人类追寻终极意义过程中的强大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