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玛窦晚一百多年到中国的马国贤,虽然在对待中国人的礼仪如敬孔、祭祖等,不太赞同利玛窦,但他们都得到中国人的尊敬,他们留给今天人们在中西文化交流上的共同财富是什么?
(12)教宗方济各号召我们,在一开始先停下来想一想:耶稣在观看我的那喜乐的一刻。以及回忆我们的圣召所包含的重要意义和要求:这是对一个召唤,爱的召唤,作出应答。
我们还可以读书观剧,弹琴唱歌,旅游摄影,休闲锻炼,因为神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默观如此伟大的爱,带给我们的心灵无人可以夺走的希望和喜乐。一个基督徒总不应该是忧愁的,因为他遇到了基督,而基督为他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寻求上主,在生活中与他相遇意味着接纳他的言语,这也是心灵的喜乐。
今日的世界,尤其是政治界,需要得到清新的思潮和一种崭新的文化辩证来滋润,用以克胜单纯的科技主义,并以一种公益的观点来调整目前各种不同政治潮流。
细观生活,品味人生。放眼世界,展望天下。基督徒就应是世上最快乐的人。你们先该寻求天主的国和它的义德,其它一切天主自会加给你们(玛6:33)。所以,我们不要只寻找外在的物质东西,更须专心仰望天主。
秦穆公与繇余一起游苑囿,同登三休台居高临下览胜观景,夸赞他的楼台殿阁之美。繇余说:国君做这些东西,是役鬼呢,还是役人呢?役鬼则劳神,役人则劳民呀!”
在洞穴的入口处,我观望着从东边正袭来的暴雨冷锋。汹涌临近的雷鸣响彻在耳边,低矮的云层被团团包围。我栖止在洞内的一个低矮的岩床上,其长度刚好可容纳一个俯卧着的身子。
我们可以在一个视野下来默观这种整体一致性。从耶稣为门徒洗脚的事件中,我们能够看出耶稣的所作所为及他本人的样子。他本来是主,却屈尊临卑。他没有身着华服,却仆役般侍立一旁,以完成奴仆为主人洗脚的服务。
一个人只要肯为别人付出,他就会生活在快乐之中,如果你养成付出的习惯,你就会拥有心灵和财富的富足。 话说,曾有【一穷人问天使】的故事——穷人:我为什么这么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