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以色列监牧:圣地操希伯来语的天主教徒是“和平工作者”
2017-10-28

希伯来语小区建立于以色列立国的1950年代,这是一个小小区,从到来这成立的国家之混合信仰(天主教和犹太教)的夫妇开始。当时希伯来语中,没有任何东西、没有弥撒用书,也没有灵性的书籍,一切由零开始。

梵蒂冈颁布三道有关高等教育机构的训令
2020-12-11

首先是要在教育机构内更好地协调学习历程,这关乎跨学科的事务,因为各学科不该以自我为标准,变得支离破碎,却要互相交流;其次是在避免叠床架屋的前提下缔造网络」,若有更专门的机构处理跨学科事宜,就不要再成立机构

​信仰分享(十):不容易认出的“真福”
2022-02-13

在踏入虎年子时前,我收到一位朋友的短信:他过去数年一直对抗癌症,而他告诉我,他入院了。在这短信中,他的言语闻者心碎:“我已到了生命的尽头,这是我最后的日子,请为我祈祷。

耶稣到底是谁?
2022-12-23

听到今天圣经上的记载(路2:1-14),我们既感到亲切,感到神秘,且充满着喜乐的浪漫:郊区外的马槽中,天主子耶稣基督诞生了,有牧羊人和他们的牛羊,有天使的出现和歌唱,有上主的光耀环照着……对于善于思考而寻找事实的人而言

母亲的生日
2018-03-15

见面的那一刻,母亲很是吃惊,你怎么瘦了?不会是生病吧?既而端详了我好一会儿。

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礼仪教授张秋林神父专访
2012-03-02

基督文化建设在犹太文化当中,但是单一的犹太文化作为载体是不够的,所以后来成了希腊罗马文化,犹太文化可以做圣言的载体,希腊罗马文化也可以作为载体,那么中国文化为什么不可以作为载体呢?

缅怀中国教会的朋友林慈华神父(上)
2022-07-15

当年适值上海教区试行推广梵二礼仪的中文弥撒,作为当时在上海的最年轻铎,我有幸陪同当地几位老神父在徐家汇大堂和佘山修院小堂与罗国辉及林慈华等神父共祭,并受教区和修院的邀请,在主教府聚餐分享,一起参观堂区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新途径
2007-12-14

这些团体的组建,达到了活跃教友信仰生活、坚固信德、增长爱德、增强“以堂为家”意识的目的,形成了教友中一支骨干力量。

教宗方济各第56届世界和平日文告全文(2022年12月8日)
2023-01-09

冠肺炎除了对身体的影响,造成长期性的重大后果,也引起许多个人和家庭的忐忑不安;长期的孤立以及各种不同形式的限制自由,更都加深了身心的不安。

座位
2009-05-27

走向另一个空位,坐下刚想和天主说说话,另一位老教友走过来对他说:“小伙子,这可是我的位置,我在这位置上恭敬天主多年了。”他立刻站起来说:“大爷,对不起,您请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