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顺着礼仪年的循环,在弥撒圣祭中纪念救赎奥迹,且以某种方式使之活现在我们眼前[24]。其它所有礼仪行动,及信友生活的一切行动,都与弥撒圣祭有关,并由此发源,亦归宗于此[25]。
王芝如修女与唐山培仁女中的情缘王芝如修女祖上从山东烟台芝罘迁徙到北京,以推独轮车贩卖粮食为生,经常为一名叫四姑的贞女送粮食,四姑家里的墙上挂着圣像,由此慢慢了解了天主教信仰,从而领洗入教,开启了一个新的信仰家族
过去几年我们提供过一些大家关心的讨论题目,如交通工具与福传、婚姻家庭、圣像本地化等。一些读者做过热烈的讨论,但参与者不多,没能深入展开。
最近一次在《亲爱的教宗方济各》新书发布会上,他对来自中国的小朋友说:我的圣堂有来自上海佘山圣母的圣像,我每天都在她面前为中国祈祷。
但同时也要照顾到教友们这么多年来对于堂内一物一件的特殊情感,所以我们最后决定在门的前方将原祭台的两个圣像安置下来,力求达到各方面的平衡。
同时也进行圣经、要理考试,评选先进堂口,颁发流动红旗,评选福传先进堂口颁发锦旗,对福传工作表现突出的传教员赠送书籍和圣物、圣像纪念品,对教友的模范行为予以表彰和鼓励。
同时霍子平拿上圣水,洒在房舍的角角落落,并在卧室的墙上贴了一张圣像,又给他们讲了教会的道理。自此,平安临到了这一家。后来,老两口、女儿女婿、外甥和外甥媳妇以及全家人一起领洗进教。
但什么是本地化,就是外观作一个故宫、天坛一样的外表,内部挂上国画圣像这样吗?我想不是的,中国化或者说本地化,应该是内化的,应该是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餐后回到会院,他又兴致勃勃地带我参观他收藏的一幅幅东方礼圣像以及一尘不染的房间,回忆他在华的美好岁月……他没有任何的怨言,只有美好的祝福及希望。
顺着台阶向上爬,映入眼帘的是“之”字形的上山路和栩栩如生的十四处浮雕圣像,向世人诉说着耶稣的苦难历程,也时刻启示我们人生之路的苦难和曲折,要勤做补赎,多做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