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没有办法干起了民工活儿,炎热的盛夏,一天长达十几个小时的体力劳动,晚上睡地板,蚊虫叮咬,休息得不到保障,从小就没干过活受过罪的孩子,感觉如同坐监一般,天天以泪洗面……我得知情况后心如刀绞
虽然最后她因为腼腆没有向大家分享她的经历,她与主相遇的奇事,让我感觉她身上充满了对主的信赖,深深的依恋,正如她最喜欢的一首歌这样唱道:没有一个忧患,耶稣不能担当;没有一个痛苦,耶稣不能背负;我要向高山举目
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父亲仍然念念不忘残婴院那些失去父母与家庭的孩子们,并嘱托我们一定要代他向残婴院捐献一万元。
主耶稣总是临在于从一而终的爱情内,而且祂的圣爱「在考验时刻是一块磐石、一间庇难所,更是在纯洁且永恒的爱内持续成长的泉源」。
那时耶稣叫人知道他最后一次的来临,不像第一次那样的隐晦谦卑,而是如闪电出现于东方,立刻照到西方,他要带着威能及莫大光荣乘云降来。耶稣愿意人明瞭这世界的暂时性,审判的严厉,爱世俗之人的结果,是一无所有。
教宗表明,「即使在那些时刻,天主也没有弃我们于不顾,却始终临在」,并「在黑暗中带来光明,照亮所有经历痛苦黑夜的人」。
当时我是银行的一名保安临时工,月工资300-400元,儿子出生时,都没有钱去医院,难产三天,最后平安顺产,我还不在老家,是天主与我们一家同在。感谢天主,今年儿子已经是大学生了,从小领的洗。
虽然这种愤恨大多时候是隐而不露的,然而它却像一条蛀虫一样时刻都在损害我们的感情,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不幸、可怜。愤恨是多种多样的,大多数人都受其中一些的影响。
在阅读的过程中,曾有一个时刻她给了我一个清楚的宣告。我无法明确地摘录她的话,但她大概是这么说的:如果你注视着自己,看着自己的不满足,以及忧虑自己过分不安,老是想着性,觉得自己的不满足有些不正常。
在十九世纪的奴隶贸易中,来自苏丹的圣女柏姬达(StJosephinaBakhita)曾多次被卖给商人为奴,多年来每天受尽虐待,最后皈依天主教让她重获自由与尊严。